溝通漏斗的經典案例
來源:查字典口才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溝通漏斗,就是在人與人溝通時,一個人通常只能說出預想的80%,對方聽到的最多只能是60%,聽懂的卻只有40%,執行時,只有20%了。也就是說,一個人所說的80%,對方只能執行到20%,這也就是溝通中的80∕20法則,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三個溝通漏斗經典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溝通漏斗經典案例一
1910年,在美國,營長對值班的軍官說:明晚大約八點鐘左右,哈雷彗星將可能在我們這個地區看到,這顆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著野戰服在操場上集合,我將向他們解釋這一罕見的現象;如果下雨的話,就在禮堂集合,我為他們放一部有關彗星的影片。
值班軍官立即執行營長的命令,對連長說: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八點,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哈雷彗星將在操場上空出現。如果下雨的話,就讓士兵穿著野戰服列隊前往禮堂,這一罕見的現象將在那里出現。
連長立即執行值班軍官的命令,對排長說:根據營長的命令,明晚八點,非凡的哈雷彗星將軍穿野戰服在禮堂中出現,這是每隔76年才出現的事。如果操場上下雨的話,營長將下達另一個命令,這種命令每隔76年才會出現一次。
排長立即執行值班連長的命令,對班長說:明晚八點,營長將帶著哈雷彗星在禮堂中出現,這是每隔76年才出現的事。如果下雨的話,營長將命令彗星穿上野戰服到操場上去。
最后,班長對士兵說:在明晚八點下雨的時候,著名的76歲的哈雷將軍將在營長的陪同下身著野戰服,開著那輛彗星牌汽車,經過操場前往禮堂。
同樣道理,在企業經營中,誰能保證你們企業不會發生像哈雷彗星通知這樣的笑話。其實,我們經常會遇到溝通漏斗,經常會遇到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失真的問題。一旦信息失真,員工就會部分理解,執行就會大打折扣,生產效率會大大下降,企業效益會大受影響,嚴重時,會造成企業倒閉;當追究起責任時,大家就會互相埋怨,進而會直接影響人際關系。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些溝通技巧,爭取讓這個溝通漏斗漏的越來越少。
溝通漏斗經典案例二
昨晚旸旸的記事本作業要求記湖州的塔里塔飛英塔的故事。
故事的開頭,旸旸是這樣復述給我聽的:
從前,飛英公園有一家人,一個老婆,一個老公。他們有一個女孩。
意思雖然沒錯,但我當時聽著就覺得別扭。一邊記一邊心里想著,現在講給小朋友聽的故事也與時俱進了,老公老婆的張口就來。
可今天下午放學接旸旸時,一打開記事本我就樂了。
因為老師用紅筆分別在故事里的老婆和老公后邊各加了一個婆字和一個公字。
原來是這樣!
這個故事被旸旸吃掉了兩個字。
這兩個字一加上,故事的味道迥然不同,童趣立現。
溝通漏斗經典案例三
2012年7月25日下午1點左右,格林豪泰東莞厚街商務酒店715房間客人周先生到前臺退房結賬。外面正下著雨,客人提出請前臺服務員幫他打一下傘,他要到馬路對面打出租車。當天前臺值班的是兩位女員工(前廳副經理和一名同事),聽到客人提的要求時,前廳值班經理考慮到她們倆的個子都比較矮,不到1米6,而客人個子比較高,超過1米8,給客人撐傘不太方便,想到店里的銷售員同事身高1米78,給客人打傘比較合適。于是,前廳經理就對客人說了一句:請您稍等一下,然后就開始打電話給銷售員同事。但電話剛剛打通,客人就走了。前廳經理想叫住客人,但是客人沒有回應,走遠了。最后,這名客人在賓客滿意度調查評分中給了0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