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模式下的國際化人才培養
來源:查字典國外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英國教育模式下的國際化人才培養
特殊的教育體制以及政府長期的支持,使英國高等教育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課程含金量高,頒發的證書得到世界各地的認可。其高端的科技信息技術、多元文化氛圍更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闊眼界、學習先進文化、提升自我發展空間的寬廣平臺。
與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相比,英國高等教育有幾部分明顯的特征。這些特征會給中國學生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裨益。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在本科教育和碩士教育期間,英國教育的學制短、授課時間少,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方式上更獨立自主,不僅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習者,還要培養和發展自己獨立、自信的能力來滿足現代社會的工作需要。這也是英國高等教育在全世界都始終處于很高地位的重要原因。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教育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國際化進程。為了讓中國學生在接受傳統教育的同時,有機會開拓自己的國際視野,接受英國高水平的國際化教育,上海理工大學與9所英國著名大學共同創立了中英國際學院。中英國際學院的成立旨在通過借鑒英國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引進優質國際教育資源,為中國及全世界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獨立的質量保障機制——為人才培養提供保證
在制定教育質量標準和評估方式方面,英國教育居于世界領先地位。英國各個學校和各種課程都要接受嚴密的考核,以保證達到教學的高標準。同時,英國各高等院校還有自己的質量保障體系,其中包括接受校外機構的考核。
上海理工大學中英國際學院也按照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局(QAA)的模式建立了學術質量管理委員會(QAC),它是學院負責制定、執行和監督學術標準的獨立質量控制機構,通過與成員大學合作,共同對學院項目及課程的教學過程和考試結果進行評審。評審包括內部的質量管理和外部的質量控制體系。
中英國際學院內外部質量控制體系共同作用,從根本上保證了教師聘用、教學質量管理、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實施、學生學業考核及相關配套體系(學生服務、職業發展服務等)按照質量標準運行,為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切實的保證。
■學習型社會中的高等教育——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英國占世界人口的 1%,科技投入占世界的4%,科研成果占世界的 8%,僅次于美國。過去50年,英國的大學產生了 4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些成就源于英式教育非常注重個性,并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我發現能力和強烈的求知欲望為已任。
中英國際學院最大優勢就在于沿襲了高質量的英式教育。學院強調的是實用、創新、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模式:9所英國大學的外籍專家教授組成的一流師資隊伍,全英文小班授課模式;與英國大學接軌的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靈活的去海外大學學習的路徑、多元化的學習氛圍;完整的職業導入系統及服務平臺等,都為學生有效掌握專業知識,提升能力素質提供了優良環境。
這也成為中英國際學院以響亮聲譽、獨特優勢在同類院校中居于顯赫地位的原因。
一年的學習讓張璟(中英國際學院07級機械專業學生)感受良多:“在國際化教育模式的引導下,我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小班教學可以讓我們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廣泛聽取同學的意見拓展自己的思維,并讓我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這種teamwork(團隊合作)的學習氣氛始終是輕松并充滿知識與趣味性的。”
■完善的職業發展體系——注重實踐培養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為加強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的聯系,英國大學開始采取積極措施,加強與工商界的聯系,促進企業發展。中英國際學院所倡導的產、學、研結合就是這一理念的延伸。
學院在教學過程中大量采用注重實踐能力的案例教學、小組討論、項目研究等方式,并注重引導與啟發,設立各類課題研究、實踐性項目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并使其在今后的國際化環境中有競爭優勢,學院與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安排學生到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超科林半導體設備公司、上海德爾福汽車門系統有限公司等企業實習、兼職。
近日,2009年中英國際學院暑期實習生項目正在江浙滬各大公司展開,將有更多的學生能爭取到實習的機會,盡早地融入職場。
當蔣禹澄(中英國際學院07級會展專業學生)被問及為何選擇中英學院時說,“是優質的國內外教學資源和國際化教學環境,吸引了我選擇這里。一年過去了,在學習和生活上我都受益匪淺,尤其學院在關于未來的規劃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體驗。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完整的職業發展服務,從接受職業發展培訓,到去大公司實習的機會,我們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上。”
事實上,重視教育質量的提高、培養學生全方面的能力、加強與社會的聯系不僅僅是英國也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三大主要趨勢。中英國際學院將在引進英國先進教育資源的同時“植根中國”,創造一個多元文化的教育環境,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準備去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就業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