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國外治理教育的秘訣
來源:查字典國外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政策工具:國外治理教育的秘訣
作者:李建忠 曾天山
世界教育大國的經驗表明,充分有效利用政策工具是達到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和職權法授目的的重要手段,從而實現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和推進終身學習的政策目標。
利用撥款工具助推政策目標實現
關注弱勢學生,縮小差距成為各國政策取向。美國是聯邦分權制國家,教育管理重心在州一級,而美國教育部則主要通過立法和撥款兩大政策工具引導各州教育優先。美國著名的《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立法宗旨就是提高弱勢學生的學業成績水平,縮小弱勢學生與普通學生的差距,確保每一個兒童都享有接受公正、平等和高質量教育的機會。為此,法律規定在2002至2007年間總計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撥款1162.5億美元。美國教育部正在實施的“學校改進撥款”計劃,面向最薄弱學校,通過撥款引導和鼓勵地方和薄弱學校提高教育質量。該計劃采取分級和競爭性撥款,做出承諾最大的地方才能獲得撥款。美國現有1300多所最薄弱學校,每所學校獲得了600萬美元的撥款,受益最大的是那些小城鎮和農村學校。
利用專項撥款改善兒童福利,促進教育公平。免費校餐是最大的兒童福利,世界上許多國家實施了學校免費午餐計劃。印度從1995年開始實施學校免費午餐計劃,覆蓋面逐步從小學擴大到高小(六至八年級)學生,以提高就學率、保持率和出勤率,改善兒童營養狀況。在落后地區中央政府負擔90%的費用,在普通地區則負擔75%的費用,受益兒童達1.13億人,該計劃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學校免費午餐計劃。
利用標準工具助力教育質量提升
完善的教育標準體系為質量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日本注重基本標準建設,逐步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從幼兒園、小學到高等教育機構的設置標準,保證了教育均衡發展。公共教育投入總量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5%已成為發達國家的教育投入基本標準,歐盟27國平均達到5.41%,其中學前教育占0.55%。英國從2013年開始陸續出臺各科新的課程標準,向世界一流教育體系邁進。美國、日本等國建立了國家評價標準,定期評價學生學業成績,注重趨勢評價。
構建國際可比的現代人才培養標準。在“歐洲資格框架”的強勢推動下,歐盟國家紛紛建立了國家資格框架,以學習結果為導向的八級總體國家資格框架成為主流發展趨勢。作為資格框架的核心構成要素,資格等級標準對一個學習者在每一資格等級應知能做什么提出了通用要求,運用知識、技能、能力和態度四維發展目標描述,具有綜合且均衡的素質成為現代人才培養的標準,承認在不同學習背景下取得的學習結果更是體現了終身學習理念。在職業教育高度發達的德國,則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凸顯了德國人歷來的務實精神。在歐洲的影響下,美國推出了學生在完成副學士、學士和碩士學位時應知和能做什么的高等教育資格框架,強調學有所用,具有批判精神和分析能力,較強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知識以及社會責任感。在魯米那基金的資助下,美國目前有數十所高校正在對這個資格框架進行試驗。
利用國際評價工具推動教育改革
一個國家的教育在國際比較中的表現成為判斷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尺度,許多國家越來越認識到,評價本國教育質量必須考慮到國際標準因素。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實施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不斷擴散,國際排名對國家的教育政策走向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德國在2000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排在第20名以后,學生差強人意的表現引起舉國震驚,德國教育部部長專門召開會議,商討提高教育質量的對策。英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后,教育大臣戈夫感受到10年來英國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排名滑落的巨大壓力。英國通過比較研究發現,英國在核心課程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與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成績表現上乘的新加坡等國存在著差距。因此,英國政府發表《教學的重要性》白皮書,提出建設世界一流教育體系,推進國家課程改革,英語、數學、科學等科目的課程標準將從2013年開始陸續實施。
印度學生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墊底成績引起印度各界震驚。印度有兩個邦參加了國際學生評估項目2009年第二輪測試,數學和科學成績分別僅得337分和325分,在73個經濟體中排在第71名。有印度媒體分析指出,印度學校仍然深陷在教授“內容”的范式之中,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早已轉向培養學生“能力”。印度教育部指示有關部門深入研究,分析原因并提出對策。
利用信息披露工具加強社會監督
政府信息公開是依法行政和加強社會監督的前提條件。英國在2000年頒布《信息自由法》,日本在2001年實施《行政機關信息公開法》,印度在2005年通過《知情權法》,目前世界上有近70個國家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法。各國重視政府教育信息公開,建立規范的學生學業評價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強信息透明化,更好實現公民知情權,加強社會監督。
英國每年都改進和完善學校表現評價指標,將每一所中小學“學校表現表”公布在英國教育部網站上,表現表包含學生群體、核心科目統一考試與教師評價結果、進步測量與增值測量、缺勤、教師、經費、督導評價等100多項評價指標和信息項目,這使家長和公眾能夠全面了解學校的相關信息,從而評價某一學校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進步程度。
歐盟完整公布教育質量監測評價年度報告及相關信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不僅公布國際學生評估項目評價方案、測試程序和多卷本評價報告,而且還將部分試題、技術報告和測試原始數據發布在網上,極大地增強了測試項目的國際公信力,在世界范圍內其影響力越來越大。(作者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