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如何培養孩子讀書
來源:查字典國外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猶太人如何培養孩子讀書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首先家長應該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各種興趣來培養孩子的學習、探索興趣;
二,就是家長要愛學習、愛看書,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三,培養孩子大量的閱讀,如果孩子到中學時大量的閱讀過名人傳記、世界各國歷史、傳統文化、世界文學等等,那么這個孩子長大后心胸和格局就一定高人一等。
我們來看看猶太人這個民族是如何培養出20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猶太人是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希望能給廣大家長一些啟示。
一、從8個小故事看猶太人讀書
1、在每一個猶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親就會讀《圣經》(希伯來圣經)給他聽。而每讀一段后,就讓孩子去舔一下蜂蜜。當小孩稍微大一點時,母親就會取出《圣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經》上的蜂蜜,這些舉動用意是不言而喻的:書甜如蜜。
2、猶太學校歷史上有一傳統,剛入學的小學新生頭一次聽課,須穿上新衣服,由教士或有學問的人領到教室。在那里放著一塊干凈的石板,石板上有幾行用蜂蜜寫下的希伯來字母和簡單的《圣經》文句。然后讓孩子們一邊誦讀字母,一邊舔掉石板上的蜂蜜,接著,還有蜜糕、蘋果和核桃可吃——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使他們在學習發蒙伊始就嘗到香甜的滋味。
3、古往今來,猶太人家庭的孩子,幾乎都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你的財產被搶光,你將帶著什么東西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錢或鉆石,母親將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態、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么嗎?”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金錢,也不是鉆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4、在古代,不少猶太人的墓園里常常擺放著各種書籍,因為猶太人相信,在夜深人靜時,死去的人們會出來讀書,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它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即生命有結束的時候,求知卻永無止境。
5、安息日是猶太人的重要宗教活動日,具體時間是從周五的日落到周六的日落。按照有關規定,這一天,在以色列猶太人開的一切商店、飯店、娛樂場所都得關門停業,公共汽車都要停止運營,就連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的班機也要停航,人們都得在家中“安息”祈禱,嚴禁走親訪友、外出旅游和參加其他社會活動。但有一件事是特許的,那就是讀書和買書,大大小小的書店都敞開著門營業,到這里光顧的人絡繹不絕,書店里擠滿了人,這里沒有人大聲喧嘩吵鬧,人們都在靜悄悄地讀書。
6、猶太人家庭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統,那就是書櫥一定要放在床頭,要是放在床尾,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會遭到人們的鄙視。猶太人愛書但從不焚書,即使是攻擊猶太人的書,可以不看,但不許毀壞。而且,書損壞了一定要修補。古代猶太人將書看得破舊得不能再看了,就挖個坑莊重地將書埋葬,這時候他們的孩子總是要參與其中的。他們對孩子說:“書是人生命的東西。”
7、精通猶太法典者不繳稅。在古代的猶太社會里,凡是被稱為“他爾米特·赫里姆”,即精通猶太法典者,都不必繳稅。因為大家認為這些人對整個社會有著莫大的貢獻,所以不讓他們繳稅。
8、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猶太人不僅重視讀書本上的知識,而且更加重視在實踐中運用書本上的知識,讓知識變為財富。猶太人把僅有一肚子書本知識,而不能將知識用于實踐的人稱為“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
二、從6組數字看猶太人讀書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8年的一次調查表明,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每個村鎮都有布置典雅、藏書甚豐的圖書館和閱覽室,全國的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1000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圖書館。在500萬人口的以色列,辦有借書證的就有10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2、海外媒體曾經發布過一個讀書報告,“美國人平均每人每年看書21本,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書17本,而我國平均每人每年不到3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讀書最多的民族是猶太人,為64本。”猶太人讀書是中國人的21倍。在以猶太人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歲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
3、在以色列,這個僅有5百萬人口的國家里,有29家報紙,分別用15種文字出版,出版刊物890種。
4、以色列的書刊價格非常昂貴,每份報紙售價6美元,訂一份報紙每月需要100多美元,而普通以色列人對訂閱報刊卻十分慷慨大方,每家每年都要訂閱好幾份報刊。《最新消息報》日發行40萬份(124版)、周末發行70萬份(360—400版)。英文版的《耶路撒冷郵報》每天48版,月定價180美元,發行量卻高達1百萬份——全國每5人便有一份這種報紙。有人笑談:以色列人買報紙比買面包積極。
5、諾貝爾獎:諾貝爾獎頒發100多年來,根據1995年的統計,全世界共有猶太人1282萬,猶太人雖然只占全球人口的0.23%,但是在20世紀645位諾貝爾獎獲獎者中卻有121位,比例卻高達18.5%,獲獎人數高居世界各民族之首。
自1901到2000年,華人獲諾貝爾獎的只有8人,其中獲諾貝爾科學獎的6人;但猶太人獲諾貝爾獎的人數超過250人,是世界各民族平均數的28倍,是華人獲獎人數的40倍。
自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獎、27%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
在其它頂級國際科學獎項中,這個比例甚至更高:
·綜合類:38%的美國國家科學獎、25%的京都獎;
·數學:27%的菲爾茲獎、38%的沃爾夫獎;
·信息:27%的圖靈獎、37%的香農獎、42%的諾依曼獎;
·另外,在非科學領域,猶太人還拿走了12%的諾貝爾文學獎、1/3以上的普利策獎、1/3以上的奧斯卡獎。
猶太人在科學上的成就著實令人驚嘆,他們以世界千分之二的人口,在幾乎所有科學領域,擁有了1/5到1/3的頂級學者。
6、猶太人中的偉人
猶太三偉人:
·偉大的社會學家馬克思,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
其他還有:“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分形理論的創始人芒德勃羅;大音樂家貝多芬;大畫家畢加索;大詩人海涅;世界語創造者柴門霍夫;現經濟界的巴菲特、索羅斯、格林斯潘等。
猶太人的確是偉大的種族,全美200名最有影響的名人中,猶太人占一半;全美100多名諾貝爾獎得主,猶太人占一半;全美名牌大學教授,猶太人占三分之一;全美律師中,猶太人占四分之一;全美文學、戲劇、音樂的一流作家,猶太人占60%;全球最有錢的企業家,猶太人占一半;美國的百萬富翁中,猶太人占三分之一;《富布斯》美國富豪榜前40名中,猶太人占18名……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智慧裝在腦袋里,金錢裝在口袋里。知識就是力量,讀書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猶太人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猶太民族不僅涌現出的科學家多,而且擁有億萬家財的富賈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前。
三、猶太人的高效讀書方法
1、善于收集學習資料。他們根據學習的目標,收集所要學習的資料,包括書籍、雜志、報紙、文獻、錄音帶、網上信息資料等。
2、確定精讀的資料,下工夫讀懂讀透。
3、按學習所劃定的范圍泛讀,以取廣采博收之效。
4、借用別人的頭腦“讀書”。
人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而時間又極有限,要解決這個矛盾,除了自身努力外,還可借助別人的量。比如把一些需要學習和了解的書、資料交給下屬有一定素養的人閱讀,讓他讀通后把核心內容和要領歸納告訴自己。聽了他的介紹后,如發現有需要進一步了解的,自己再有重點的閱讀。
5、定向選讀。
如自己需要攻克某個方面的技術或項目而缺乏相關知識,即選定相關的書籍,資料閱讀和學習。比如愛因斯坦為了創立相對論,即針對自己非歐幾何知識缺乏的情況選學這個學科的有關書籍,效果立桿見影。
6、通過多形式獲取知識,不僅從書本,資料獲取相關知識,還可以通過與人交往來學習。據了解,今天人們接受的信息,來自文字的不到五分之一,而來自語言的超過五分之四,如通過交談、討論、會議、報告、電視、廣播等手段。
猶太人的讀書,給我們很多啟發,讓我們從中了解了很多以前迷惑不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