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反駁,讓對方相形見絀
來源:查字典辯論網 發布時間: 2017-04-17
辯論是指把對人進行考查后所作的鑒定加以認真分析。彼此用一定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辯論中對比反駁,讓對方相形見絀的小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比反駁,讓對方相形見絀案例一:
魏惠王與齊威王一起在郊外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你們齊國有奇珍異寶嗎?齊威王如實回答:沒有。
魏惠王略帶夸耀地說:我們魏國雖不算大,尚有十枚直徑為一寸的寶珠。這些寶珠晶瑩剔透,到了晚上,四射的光芒能把前后十二輛車子照得通亮,真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寶。貴國這樣一個堂堂大國,怎么連件像樣的國寶都沒有呢?遺憾啊!
齊威王微微一笑:我們的國寶與你們看重的國寶迥然不同:我有一個叫檀子的大臣鎮守南城,他恪盡職守、夜不卸甲,使得楚國人不敢騷擾我國的南部邊境;另一個叫盼子的大臣駐防高唐,他辦事精細、防范嚴密,使得趙國人不敢在我國的河流里撒網捕魚;第三個叫黔夫的大臣治理徐州,他文武并用、恩威兼施,使得燕國、趙國的七千余戶百姓自愿歸附;第四個叫種首的大臣負責維護治安、緝拿盜賊,他向各地發布告示,曉以利害,讓老百姓群起監督,結果歹徒絕跡、盜賊自首,形成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太平局面以上四位出類拔萃的賢才,就是我們的國寶。他們所放射的光輝,連千里之外的地方都能照耀到,哪里是那些僅僅可以照亮十二輛車子的寶珠所能相比的呢?
魏惠王滿臉通紅,連連向齊威王拱手說:聽君一句話,勝讀十年書。我回去以后,一定要改變重寶物、輕人才的錯誤觀念。
魏惠王口吐狂言,蔑視齊國堂堂大國連件像樣的國寶都沒有。齊威王沒有直言駁斥,而是向魏惠王展示了齊國的國寶 檀子、盼子、黔夫、種首四位治國安邦的人才,與魏惠王的國寶十枚寶珠進行對比:魏惠王的國寶只能照亮前后十二輛車子,而齊宣王的國寶卻可以照耀到千里之外,使得天下太平。兩國國寶的反差鮮明,孰優孰劣,不言而喻。在進行反駁的過程中,齊宣王巧作對比,綿里藏針,讓魏惠王相形見絀,不得不乖乖低頭,承認錯誤,讓人拍手稱快。
案例二:
李琦一臉憧憬:要是有錢就好了,不用上學這么辛苦,也不用參加高考了。有了票子,房子、車子都會有的。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錢,連鬼都能幫你推磨,還有什么事是金錢辦不到的呢?
馬亮再次反駁:有了金錢就什么東西都能買到、什么事都能辦到嗎?金錢可以買到房子,但買不到家;可以買到車子,但買不到安全,馬亮頓了一下,接著說,可以買到狐朋狗友的虛情假意,但買不到知己摯友的真心實意;可以買到浮華虛名,但買不到真才實學金錢買不到那么多東西,你能說金錢萬能嗎?
聽了馬亮的精彩論述,旁邊的同學齊聲喝彩。李琦不好意思了:你說得也對啊。他朝馬亮吐了吐舌頭,扮了個鬼臉,一頭扎進了書山題海之中。
李琦崇尚金錢萬能,馬亮對此提出了質疑??衫铉鶇s不屑一顧,還搬出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俗語來支持自己的觀點,聰明的馬亮再次以巧妙的反駁推翻了李琦的謬論。第一次對比是對李琦先前話語的回應,第二次則是給李琦敲響人生的警鐘。兩次對比,層層遞進,有理有力,最終讓李琦的金錢萬能論在對比中相形見絀,并讓他以實際行動投身學習來改正自己的錯誤。
小編有話說:在論辯中,同學們可以巧妙地通過事物間的鮮明對比,顯現優劣,使自己正確的觀點更加鮮明、對方錯誤的觀點更顯荒謬,從而輕松攻克對方的論辯陣地,取得出奇制勝的論辯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