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解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是班級大船航向的舵手,是高中生思維和靈魂的塑造者。在高中階段,除了嚴格要求學生努力學習之外,班主任另一個核心工作就是德育工作,現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要能當好“心理醫生”“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班級內整個教育工作成敗起決定性的作用。
??那么如何正確地進行心理上的輔導與疏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
??1、疏導因人而異。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環境的影響,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中間存在的問題,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境況,要選擇不同的談話、疏導方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做思想工作,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2、循循善誘。在幫助后進生時不能急于求成,對后進的學生要特別注意尊重和愛護他們,他們也正缺少尊重和鼓勵,我們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要達到教育目的。對后進生,不僅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尋找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我們教育學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確的德育方法結合起來,特別要遵循心理規律,注重心理輔導,通過教育、疏導、啟示,使學生的思想問題得到解決。
??3、重視心理健康,做學生的心理“醫生”。由于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脆弱,導致了各種心理障礙的存在:表現在學習上的緊張、焦慮乃至恐懼;表現在人際關系上的懷疑、孤僻、嫉妒;表現在社會關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樂趣,學習、生活等遇到挫折時,就心灰意冷,苦悶不安甚至消極態度等等。針對這些現象,平時我們要開展一些有于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活動,如“學雷鋒、獻愛心”服務活動,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現代意識、競爭意識,培養開拓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創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集體交往中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心境,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精心策劃主題班會主題班會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參與性于一體,寓教于樂,陶治學生的情操,轉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各種類型的主題班會課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藝術審美能力、心理素質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這學期我也策劃了許多主題班會活動。如《新學期的第一步》,通過本次活動,讓每個同學都認識到在新環境中應該如何更快適應這里的寄宿制生活,應該以什么樣的態度學習和對待自己的成績,應該如何與同學們相處等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題班會 )在《勵志歌曲大家唱》活動中,同學齊唱《相信自己》,振奮人心,增強凝聚力,這都說明開展好主題班會十分重要。
??三、與時俱進,學習嘗試新方法我們要根據新時期德育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與時俱進,探索以及互相學習新的方法。班主任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要以情感人,對學生要充滿愛心,做學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班主任之間也有著不同的管理和德育的方法,經常進行班主任交流,互通有無,也能獲得很多經驗,比如我曾學習別人建立德育評價機制和量化的規章制度,并加上自己的認識加以修正。新的德育方式也能在網絡上和很多全國各地的班主任們進行交流,有很多教育論壇上都有教育學生的心得和經驗,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改進,這是我們把班主任工作發揚光大必須要做的。
??當然當一個優秀的德育工作者,要做到的遠遠不止上述三個方面,我們還要不斷探索,繼續學習和豐富自己,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