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德育教育案例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在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的今天,如何實行有效的小學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樣形成良好學生思想教育素養,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小學生的班主任老師面前的一個個值得深思的課題。信息技術的高速化,人文意識的復雜化,個性思維的自主化,道德價值觀念的市場化,都對現階段的教育形成強大的沖擊波,加上小學生的辨別能力差,可塑性強,思想幼稚等特點,如果不以正確引導和教育,會走上不良的成長之路。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學生教育工作的實例,談幾點做法。
案例一 自我溝通是解決矛盾的良方。
小學生之間的矛盾無處不有,如果不妥善解決,摻雜上家長的因素,問題就會復雜化。
我們班的學生圣華榮和陳洋是同桌,經常為了小事發生矛盾,雙方家長也經常為了孩子的事來找我,多次要求兩個人不要在一個班學習,甚至在放學的路上,兩家長也常常斗嘴,不但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在其他的學生家長中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做法]:我首先做好雙方家長工作,別讓參與孩子之間的小矛盾。愛孩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決,不僅養成孩子自我交往和處事能力,還會加強同學間團結。我分別找來兩位學生談了自己的想法,問他們愿不愿做團結同學的好學生。想不想做同桌。兩位同學都承認自己的不對,現在成為最要好的同桌,同學關系也處理較好。
案例二 弱勢群體的孩子的更需要關愛。
愛心是老師親近學生,學生愛戴老師基礎,是“愛其師,信其道”的關鍵。對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單親或無親的孩子,更應該付諸愛心。
我們班有個叫楊宇軒的孩子,父母離異,孩子跟著爺爺生活,其自主意識差,學習差,找架、罵人、違紀現象時常發生。經常偷拿別人的學習用品。
[做法]:我首先用自己的愛心,關懷這個孩子,從生活上,思想上去教育孩子,讓孩子重新燃起母愛的希望,感受到被人關懷的溫暖。同時我讓他當了小組長,用嚴格的職責約束他,并針對他拿別人東西的這種行為作了嚴厲的批評。我問他,你喜歡偷人東西的壞人嗎,孩子搖頭,我告訴他,監獄中那些壞人,都是從拿別人東西小事開始的,你再這樣做,老師就不喜歡你啦!幾年來,楊宇軒逐漸轉化為一名好學生,讓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付出絕對大于孩子的成長。
案例三,孩子的意識需要正確的引導
現在小學生,生活在社會的大熔爐中,家長的意識,社會風氣,價值的取向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江湖義氣、大手花錢、唯我獨尊等現象,如果不加強引導,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陳琪家庭特別富裕,在學生中擺譜,自私自利成為習慣,蠻橫無禮很嚴重。針對這種孩子,我和他談心,問他最喜歡什么樣的人,什么人才是受人尊重的人。并告訴他,老師為何受到尊重,英雄為何受人敬佩,是他們本身具有做好人好事的品質,具有團結同學的好品質。靠壓制別人,靠花錢收買人心,是不會長久的。漸漸的相處中,我及時引導陳琪熱愛勞動的心理,并多次獎勵,運用小紅茶引導他多關心他人,替同學著想,他很快轉變為一名遵守紀律,學習優秀的學生。
最近我們班男女生一起學習校園舞,湯雨婷是我們班一名較內向的同學。因為別的同學取笑她,說某某同學桌喜歡,她便鬧著不肯和男同學一起跳舞。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找她談心,并召開了“喜歡”這個主題的班會。在班會上,我告訴同學們,喜歡別人是件快樂的事,被別人喜歡,說明你身上有好多優點,學習較好,遵守紀律,應該感到高興才對,沒有一個人喜歡“壞孩子”┄┄,事后我問湯雨婷,她笑了,因為她從班會中找到了自己的歡樂和幸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是貫穿一生的形成教育。這一過程任重而道遠,我們每一個人,只有把握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別,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的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成為有用于社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