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德育反思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從我中學的經歷來看,學校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不盡完善。當年的初中對于學生的“德育”,就是在學生違紀之后簡單粗暴的“打罵”教育,而“德育處”也是令學生恐懼的代名詞,“德育處”的主任、老師也成為學生中。在現在看來,我覺得這樣的“德育”是沒有什么實際效果的。當代中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主流是積極的、健康的,和普遍的社會價值觀相一致的,但是在某些方面還需要教師去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個人覺得,德育應該和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就現在來看,我國在應試教育這個大環境下,很多學校太過于注重對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使是設置了“思想品德”、“政治”的科目很大程度上只是理論上的教學,而缺失了對學生實踐的教育。“教育”一詞分為兩個意思:“教”與“育”,教師不只是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也要幫助學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
從我個人的學生經歷來看,“早戀”一直是學校德育的重點內容,尤其是中學生的“早戀”更是老師和家長令行禁止的現象,原因很簡單,“早戀”會影響學習。對于這種現象,很多老師和家長處理得不是很適當。以前我也在各種教育類的書上看到過處理“早戀”的方法,因為中國的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對于這一方面的的教育是缺失的,甚至是避而不談的,因為好奇和青春期的影響,學生中間出現了這種現象,老師和家長要做的是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對此有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真正了解到“早戀”對學習的影響。另外,學校對于學生道德素質的教育也是缺失的,在我接手的班級中,我經常看到學生因罵老師或者打架而被停課的現象,出現這些的原因是學生道德素質有待提高。小的方面,比如亂扔垃圾、就餐桌面臟等,都是學校德育的缺失。
對此,作為一名實習教師,我能做的只有為人師表,為學生樹立榜樣和努力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