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福人生思維系統之:德育的效益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行為理論無論發展至多么復雜,人類行為的形成都是建基于簡單卻高效的模式:價值觀→思想→情感→行為。
轉移視線
即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信念等影響其思想,思想則影響其感受,而其感受誘發相應的行為。因此,無論他的背景多復雜,只要針對源頭持續地向其灌輸正向人生價值觀及思想,其缺德的情緒及行為便相應改善。這便是筆者常言的高杠桿效益(四兩撥千斤),即以最少資源及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很復雜的問題,它也是評價管理者的指標。若投入大量資源后其效益反越來越低(千斤撥四兩),無論其借口多么冠冕堂皇,都須問責。例如某國內官員,因其管治領域的問題,不斷惡化至累及兒童而被良知媒體大量報導評論后,他不但沒反思改善,反設記者黑名單恐嚇媒體不再以該領域作話題,從而將自己的無能轉移視線至盡責的良知監督者身上。
責無旁貸
青少年教育及道德問題需教育界、家長及各方共同努力,故多年來社會都普遍支持政府不斷投放大量公帑于學校及老師身上。惟令各界震驚的青少年道德問題卻不斷增加,學生將學弟毆打至成為植物人、付兩元可撫摸女生乳房、強收保護費、吸毒及其他犯罪問題不斷惡化。社會各界因而呼吁或分享親身經歷過的高效方法,以鼓勵及敦促教育界,須因應社會轉變而強化德育及反思檢討其德育模式的效益,否則長期無作為的專責據位人須被問責,這些要求乃常識且理所當然。故社會各界仁人志士及有識之士、教育領域的官員及議員均一致表示,教育界對青少年道德問題責無旁貸,并將加大投入以表重視。惟某據位人竟認為這些敦促等同于“視教育為萬惡之原罪,無故以教育作話題是缺乏深度地打擊及干擾教育。”照其邏輯,盡責盡良知監督及論盡社會各領域的媒體、評論員、作家及議員,豈不是每天都缺乏象牙塔深度地視各領域為萬惡之源打擊干擾之?
大道至簡
當年筆者修讀博士學位時,有幸同時師從兩位國際學者。由于其中的Michael Delina出身于哈佛,故筆者盡量將論文復雜化以冀達標,卻被他教訓道:“只有對當前局勢及問題有清晰透徹認識及深度把握的人,才能看透問題背后的本質,從而能以最簡單卻高效強有力的思想/方法表達及解決問題。把問題復雜化的人因思維混亂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遑論解決問題。”筆者感到很慚愧,唯有將論文不斷簡化(其實是不斷去蕪求青的提練),結果能在國際一級學術期刋發表。在獲得該域最權威的國際級專家學者認可后,筆者漸明白為何用一項公式便解釋了復雜無比的宇宙現象的物理學家及哲思家愛因斯坦,被喻為最有智慧的人之一。因世上事物都隱藏著高杠桿因素,關鍵是我們能否一疾中的或在外圍損耗大量資源繞圈。故老子在數千年前已概括道:大道至簡。
吸引興趣
因此,無論青少年的背景如何復雜,都能應用這個簡單卻高效的行為模式助他改變行為。在實戰方面,具四十年頑劣價值觀及思想的筆者,也能利用該模式徹底改變自己的思想及行為,何況是思想未成型的青少年?故隨了利用該模式影響自己的學生外,筆者也受數間慈善及宗教組織之邀,在每季的大型分享會向青少年傳揚正道及自己的血淚歷練教訓。根據回饋,數年間已超過五百多人受影響,徹底地切斷了其“缺德人生價值觀→缺德思想→缺德情緒→缺德行為”的惡性循環,為他們日后面對方方面面的缺德人生價值觀及環境先建立起厚厚的防火墻。受影響的人數雖不多,然筆者不因善小而不為之。因要改變行為須先改變其思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就必須透過教育灌輸熏陶,無任何其他方法可取代之。因青少年受到老師、同儕、朋友、偶像、所參與的團體、新媒體等影響,能吸引到青少年的興趣并能滿足其需要的影響源,才能對他們產生主導性影響。否則,即使深入分析學生的背景特點并作出各類德育活動后,仍對于學生的各種缺德行為吃力不討好家長及社會。故引起青少年興趣就是德育高效益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