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案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德育教案(二)
幼兒園德育教案:生命只有一次
生命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忽視的一環,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培養學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態度,增強生活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樹立積極的生命觀,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可以說,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從生存角度來看,小學生對生命現象已形成基本的認識,對生命存在的認識和體驗更為深刻,而對于生命終結的死亡,則因缺乏了解而產生認識偏差,有研究表明,近40%的小學生不能認識到死亡的不可逆轉性,對死亡缺乏應有的畏懼感,或表現得無動于衷。同時,由于思維能力所限,他們不能分清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限,對“死后復生”或“幾條命”抱有幻想,有些孩子模仿影視劇和電腦游戲的某些場景,造成自己或他人傷亡事件時有發生;有些孩子稍不如意,就選擇以極端的方式拋棄生命,將殺人或自殺作為解決自身矛盾和困惑的唯一出路,而不能意識到后果的嚴重性。本課教材從孩子們玩電子游戲入手,討論:人死了是不是還能活過來?人會有幾條命嗎?等問題,讓學生從他們的視角,他們的生活閱歷來談一談,用大量實例來說明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故事屋里的故事進一步說明生命不可以重來。并且要讓孩子懂得:生命不只屬于你自己,它是父母給予的,一旦失去,將不再重來。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命的珍貴與美好,形成積極健康的生命意識和人生態度,珍惜自己的生命,關愛別人的生命。
2、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是不可逆轉的,因此要珍惜生命。
3、懂得自己的成長凝結著許許多多人的心血與關懷。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懂得回報,懂得感恩。
教學理念:生命只有一次,珍惜自己的生命,關愛別人的生命。
教學重點:體會、討論、交流、小組合作等學習方式來了解生命是有限的
教學難點: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教學準備:
1、結合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進行調查、訪問、上網、搜集整理一些信息資料。
2、搜集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主題
出示課本小孩玩游戲的圖片情景,請同學們讀一讀、想一想現實中的人能象游戲中的人物一樣有很多條生命嗎?身邊的人死了還會活過來嗎?請同學們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交流最后得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不可復得,影視中的打不死,摔不死的鏡頭是經過藝術加工,為達到影視效果而特設的而現實生活是不可能的,絕不可模仿他們,現實生活中死亡就是失去,失去最親密的朋友,失去你的父母,而且是永遠的失去,再也不可能回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板書課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師:現在我們齊讀課題。
生命的孕育
師:想不想知道我們的生命是怎樣孕育而成的?
生:想!
師:好,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課件演示,學生觀看胚胎發育過程,感受生命的神奇)。
師:神奇吧!
生:是的!
師:我們在媽媽肚子里要呆十個月呢!一個多月的時候我們只有3——15mm!一起來比劃比劃。
(課件展示一個月左右的胚胎圖。)
生:用手比劃,露出驚訝的神情。
師:兩個多月的時候,開始有了手和腳的雛形。
(課件展示兩個月左右的胚胎圖。)
師:四個多月的時候,全身長滿了胎毛。
(課件展示四個月左右的胚胎圖。)
師:到九個月的時候,我們已經有30cm,2.5kg重了。我們再比劃比劃。
(課件展示九個月左右的胚胎圖。)
師:老師也曾經十月懷胎,這個滋味可不好受哦!你們采訪過媽媽嗎?她懷你的時候有什么反應和感受?家人又是怎樣做的?
生:我聽媽媽說,她懷我的時候,什么東西都不想吃,即使吃了也馬上吐出來,非常難受,但是擔心我會營養不良,就硬逼著自己吃東西。爸爸承擔了所有的家務,讓媽媽休息好。到八個月的時候,媽媽的腳腫得很厲害,奶奶就天天陪著媽媽,怕她會有意外。
生:……
師:是的,我們還在媽媽肚子里,家人就傾注了這么多的心血和汗水。媽媽只是碰到這點困難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位準媽媽。
(觀看準媽媽撿東西的錄像。)
師:你看見了什么?
生:這位媽媽撿東西很困難,為了不傷害到肚子里的寶寶,需要側著身子。
師:請你想一想,媽媽懷你的時候還會有哪些不便?
生:上樓梯、躺在床上翻身、穿鞋子等等。
師:這些不便你們能感受到嗎?
生:不能。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體驗體驗。孩子們,我們要感受媽媽懷我們時的不容易,所以要用心體會。請大家同老師一起反背書包,假設這是媽媽肚子里的寶寶。現在“媽媽”要撿起掉在地上的東西,換上鞋子出門。你們注意要保護好自己肚子里的“寶寶”,千萬不要讓他受到傷害。
(學生同老師一起活動,模擬體驗媽媽懷孕時的不方便。)
師:現在你有什么感受嗎?
生:非常累,腰很酸。
生:我們只是做了這么一點兒事就覺得很辛苦,我覺得媽媽太了不起了。
師:我們體驗了,也采訪了,媽媽懷我們的時候真的很不容易,當然還有家人的辛苦。
三、生命的降臨
師:那么他們又是怎樣把我們帶到世上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觀看生孩子的場景片段錄像,有幾位孩子哭了。)
師: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嗎?
生:媽媽生孩子的時候很痛,她全身都濕透了;奶奶很著急,還在祈禱;爸爸很擔心。
師:對于這個問題,你們也采訪過家人了吧!來,說一說。
生:我聽爸爸說,當時我媽媽難產,有生命危險,護士小姐請爸爸簽字的時候,他嚇得臉色發白,手不停地抖,外婆在產房外急得哭了。等到我生下來后他們才松了一口氣。
生:……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生:(含著淚水)媽媽,您太偉大了,我愛您!
生:媽媽,我今后一定會聽您的話!
生:……
師:孩子們,你們都說得很好,老師也有同感,我覺得生命是偉大的,給予我們生命的人更偉大,我們確實應該感謝他們千辛萬苦地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所以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
四、成長的過程
師:知道嗎,父母把你們帶到世上后還遠遠沒有完成任務呢!剛出生時你的身高和體重是多少?現在呢?請你算一算,現在的身高和體重是剛出生時的幾倍?
生:身高是剛出生時的三倍左右,體重是剛出生時的十倍左右。
師:你看,我們已經從咿呀學語的小寶寶長成現在這么大的孩子了。剛才老師發現很多同學帶來了照片、小衣服、小帽子、玩具等,誰愿意同大家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
(先請兩位學生上臺展示,接著同桌互相尋找成長的足跡。)
師:在交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很快樂,很幸福。
師:從談話中,老師感受到了你們的成長是快樂的,幸福的!想過沒有,這些又是誰給予的呢?
生:爸爸、媽媽。
生:爺爺、奶奶。
生:身邊所有關心我們、愛護我們的人。
師:是的,是身邊所有人的愛,讓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在你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成長故事是什么?訪問中,令你最感動的事情又是什么呢?請講給你身邊的同學聽一聽。
(四人小組交流。)
師:剛才,老師認真傾聽了幾位同學的故事,真的很感人。誰愿意講給大家聽一聽?
生:上個學期的一天,放學后,朱春約我一起玩彈珠,我想時間還早,就同他一起玩了。媽媽在家里等我,見我沒有按時回家,非常擔心、著急。打電話給奶奶,奶奶說我已經走了,又打電話給外婆,外婆說我沒有去過,找不著我,大家都非常著急,等我回家時,他們已經找遍了半個金華。我覺得自己真不應該。
師:是的,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家人就這么擔心、焦急,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其他同學有這方面的體會嗎?
生:有。(略)
師:孩子們,你們都讀懂了父母的心,感受到家人撫育我們成長是很不容易的,體會到父母和家人對我們的牽掛和愛是無盡的。老師也是一位母親,我也想同你們談談我的感受。前段時間,我的寶寶生病,需要輸液,由于他人小,脈不容易找,要掛在頭上,扎了五針才扎進去,扎好后,我已經是淚流滿面了。當時我多么想代替孩子去承擔這份痛苦。其實每一位父母、每一位親人都是這樣珍愛著我們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再來體會家人為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感受其中那份濃濃的愛!
(播放歌曲,展現孩子同家人一起充滿幸福的照片。)
五、生命屬于誰
師:孩子們,現在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生命僅僅屬于你一個人嗎?
生:(深情地說)不是!
師:還屬于誰?為什么?
生:還屬于爸爸、媽媽。因為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付出了很多。沒有他們,就沒有我。
生:還屬于爺爺、奶奶。他們一直很關心我。
生:……
師: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呢?
生: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我要保護好自己。
生:我要和爸爸媽媽快樂地生活。
生:……
師:孩子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不可復得。在我們的身邊,車禍,煤氣,洪水,地震……正無情地奪去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奪去了一個又一個無辜的生命。在每一個生命失去的那一刻,你才會體會到生命的重要。海涅曾經說過:生命是珍貴之物,死是最大的罪惡,同時我們的生命凝結著許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承載著很多人的愛和期望,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六、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珍愛自己的生命
師: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對于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珍愛自己的生命呢?
小組討論得出:要遵守校紀校規,遵守交通規則……
同學們今天的就上到這里,回家后把我們今天課堂學到的知識內容講給家長們聽。同學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