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案例分析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面對李思甜的改變,讓我更加認識到激勵的作用、集體的力量。因而,針對類似李思甜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老師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放大孩子的優點,使之一步步放開自己的心緒,正確的評價自己,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感受大家給她的善意,通過多元化的評價、各項活動的參與,使其自信自強。
小學德育案例分析(二)
一、基本情況介紹
趙某,男孩,五年級學生,兩年前隨父母從泰安老家來到這里。泰安人特別重男輕女:什么多子多福啊。由于他是男孩,加上他上面是兩個姐姐,趙某自幼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百般呵護下長大,深受寵愛,被家人稱為“小皇帝”,他要什么就有什么,什么事必須依他。加上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特別寵愛他的爺爺奶奶,他的性格變得倔強,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易沖動,自控能力差,意志較薄弱,一碰到挫折就愛發脾氣。上課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本來動作就慢,導致作業經常不按時完成,成績在班上倒數第一。
趙某的爸爸在開出租車,整天忙著生意,媽媽在上十二個小時的班,加上又是個文盲,根本就沒有時間照看孩子。一到雙休日,孩子就像一匹野馬,四處去玩。有時,一天到晚地找不到其人。他的父母這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當我與他的家長交談時,家長無奈地向我訴苦:“這個孩子,我們也不知道如何管教,反正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只有靠你們老師了。”
二、個案分析
根據趙某同學的種種表現,我初步診斷為:自控力差,意志薄弱,學習習慣不好,行為習慣差,缺乏自信。這一切導致他不愛學習,學習成績下降,經常無視上課紀律,行為散漫,隨意講話,而且他的這些不良行為還在日趨加劇。在他覺得這很“了不起”,有時,會引起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在他覺得這是為了引起別人注意。這是因為他離開了老家,得不到以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寵愛,現在又被班上同學所排斥,這些情況造成了他對被接納的需要或滿足受到了一定的壓抑,使其心理嚴重失衡,渴求受人關注。因此,他想方設法引起別人的注意。這是由于他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無知所造成的。這也是他行為習慣不良的具體情況。
一個人的意志是用正確的道德觀念克服個人不合理的欲望的決定性因素之
一。趙某他不能嚴格地約束自己的行為,注意力經常轉移,這是自控能力差的表現。
上課不專心聽,不愿意聽,作業拖拉,不好好做,這是他失去學習興趣之后所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
三、輔導方法和效果
1、消除顧忌,建立信任感
我想這個孩子的所作所為,主要是因為缺少“情感”,教師要多給他們愛撫。首先要用愛去融化他那顆冰涼的心,消除他的不良情緒。所以,我總是暗暗地注意他的行為,默默地走近他的身邊,讓他經常到我的身邊來,幫我做一些小事和談一些日常的事務,讓他覺得老師是他的朋友。
2、幫助提高,增強自信
①功課輔導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他對成績還是挺在乎的。那是一次聽算練習,20道題目他居然寫對了18題,大大出乎我的預料,我表揚了他,他的臉上頓時充滿了喜悅,而且一整天都很開心。可是他討厭做作業,尤其是語文作業。一次拼音訓練,他寫得很差,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幫他找到錯誤的原因。從那以后,我就經常針對他的薄弱環節加強輔導。同時,還特別安排一位拼音特好的學生坐在他的旁邊。每學一課生字,都讓他反復拼讀,直到拼熟為止。終于,在以后的單元考試或作業中,看拼音寫詞語這類題目,能做到大部分寫對。
②心理輔導
一次與家長的交談中,我得知這個孩子經常不吃早飯,我就借晨間談話之際,詢問一些學生:“你們早上都吃些什么?”學生都紛紛說出自己早上吃的是哪些。當問到他的時候,他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結結巴巴說不出來。我趁機教育學生為什么要吃早飯?并警告他們:下次如有不吃早飯的同學,我就讓他參加田徑組,天天鍛煉跑步,看看有沒有力氣跑?這樣同學們都很贊成。同時,我還經常問他:今天你吃了什么?
當他值日生工作做得認真,就及時給予鼓勵;當他主動幫助教師拿教具等則立即給予肯定。經常與家長溝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幫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我就在班級學生面前表揚他,號召學生以他為榜樣,并且勉勵他繼續堅持做下去。每當這時,他就表現出那種積極向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有很強的愉悅感、滿足感、成就感。
一段時間過去了,我發現他的臉蛋紅潤了,精神也好多了,人也變得開朗些了。
3、及時與家長溝通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及時與家長溝通,要求家長不管有多忙,都要親自到學校去接他,時常向我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和作業情況。讓他們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好好照顧好孩子的生活,教育好孩子的言行,并盡力輔導孩子的學習。
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家長也開始認識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并且會經常向我了解孩子在校情況。
4、營造溫暖的環境
每次發現他的點滴進步,我就會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表揚他,讓全班同學改變對他的看法,愿意和他做朋友。他和同學的關系越來越融洽,朋友也越來越多。以前那種打罵、吵鬧的惡作劇也逐漸少了,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
四、總結
對于缺少關愛等因素造成的問題學生,更應該為他們創設平等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的環境。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巨大。環境是改變兒童的重要因素,只有營造一個健康、溫馨的環境,才有可能使兒童走向健康之路。當然,由于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徹底改變的,它具有穩定的特性,要想徹底改變是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的。因此,對于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絕不能輕易放棄,要了解其原因,多從心里的角度去分析,并給予真誠的指導和教育,不斷地引導,讓他健康地生活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