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潛移默化提素養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職業學校學生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學校工作中起著導向和保證作用。抓好德育工作,要從管理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等各方面入手,才能為學校打造徳技雙優的優秀中職人才奠定基礎。讓德育寓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讓德育生活化是保證的與效果的重要方面。
一、學生入校,首先要接受軍訓,通過軍訓讓學生迅速擺脫初中留下的不適應中職教育的不良習慣,著力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頑強的工作作風,養成紀律嚴明,吃苦耐勞,嚴謹求實的學習、工作作風。
二、學生入校后從衣著、發飾、按時上下課、飯后收拾餐盤等最基本的要求入手,通過班會、級部會議、校會、校園文化教育等形式讓學生學習、了解校規校紀,思想上統一認識,明確遵守校規校紀、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同時組織值班人員、班主任、教師、學生會成員全方位檢查,檢查結果及時通報班主任,班主任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褒揚優點,糾正不足。檢查結果公示并與班級量化掛鉤,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意識。
三、學校每天利用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和中午、下午、晚上站隊時間,要進行思想教育和時事評論,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讓學生時時提醒自己,以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促進好習慣的養成。
四、學校無小事,事事育人;學校無閑處,處處育人。學校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優美的環境氛圍,高雅的校園文化,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創設了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學校有健全的教育宣傳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閱覽室等,校風、教風、學風、勵志名人字畫、學生自創墻報、“才之秀明星”等張掛在校園醒目的位置,學校的每一處設施都成為無聲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愛國、勵志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學校的廣播站,小記者站課余時間的宣傳報道,為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為學校樹立了正確的輿論導向。
五、早自習時間,學生的利用國學誦讀等形式,營造讀書的文化氛圍,培養學生讀書習慣,得到了心靈凈化和洗禮。
六、針對學生文化素質差距大,自信心不足等實際,學校每天晚上組織收看新聞聯播讓學生了解時事、國事和法律規章,收看完畢后,由學有專長的學生當小老師或講解風趣小知識、或講解專業課。這樣,不但讓學生時時有事干,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七、學校開展了“爭創文明校園、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文明餐桌的教育活動”,從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增強學生爭優意識,集聚學生的正能量。
八、重視并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年初,心理咨詢室都有計劃安排本學年心理咨詢及教育方案,各班級摸清學生底子,建立特殊生個案分析,建立特殊生跟蹤制度,通過經常性的與特殊生心理交流,舉辦心理知識講座,青春期教育等活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期末有總結,有反思,逐漸形成了有職專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能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九、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通過家長會、家長委員會會議、電話聯系,把養成教育的方法與家長溝通交流,提高家長的育人素質,實現學生的養成教育家校一體化。
德育生活化,即德育內容來自生活,又還原于生活。使德育滲透學生的整個生活,實現生活中育人。只有這樣,德育工作才能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