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德育形成的影響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家庭教育的方式與觀念的不同對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更是影響巨大。可以說,父母是給孩子“塑形”的首要工程師。本論文旨在通過對家庭教育、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理論基礎和不同家庭結構對德育的影響四方面的研究,提出對當下家庭教育在指導小學生德育形成的建議。
我們知道,良好的品德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最起碼的要求,品德即道德品質,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對社會有所貢獻,具體內容包括:“愛心”、“責任心”、“尊敬”、“言談舉止”、“團結友愛”等。在人的品德形成發展過程中小學階段是培養人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家庭教育是人類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培養小學生良好品德行為習慣具有重要作用,用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實施教育,對于培養小學生良好品德行為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素質教育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讓人的素質得以全面的發展,家長應該也必須認識到,孩子的真正成功在于潛能得到最大發揮,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如果僅有科學素養而缺乏品德素養,那么孩子就是畸形生長的盆景,必將毫無生氣可言。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時,首先要對孩子的心理做出一定的了解絕不能以成人的心理理所當然地決定孩子的需求。我們在對家庭教育和德育進行概念分析之后,對具體的家庭結構進行分析,得出一些較為可行的建議:
1.以正確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基本道德教育:培養孩子的愛心;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
2.為孩子營造寬松、民主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創設一個獨立而自由的空間;尊重孩子的人格,給孩子個人自主權,建立新型平等的朋友關系;為孩子創設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
3.重視成長的重要性:成長比成功重要,輸得起的孩子最成功;經歷比名次重要,過份溺愛造成孩子無能;激勵比指責得重要,懂得欣賞孩子,告訴他“你能行”!
總之,家庭教育以他特殊的方式對孩子的一生產生著重要的作用,為把孩子培養成思想品質高的人,需要創造溫馨的、父母和孩子關系平等的家庭教育環境,培養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同時,父母也要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幫他們樹立自信心,激發其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