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的研究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對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提出了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的目標。可見,體育教學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把握當代少年兒童的個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狀況,創造性地探索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技巧和方法,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行為習慣的引領,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在嚴格的常規訓練中養成文明習慣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在體育課這種特定的開放環境中,他們體內積聚的能量很容易轉化成一種“野性”爆發出來。因此,嚴抓課堂常規,引領學生嚴守紀律,服從規則,尊重他人,對孩子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具有極大的價值。在枯燥的隊形、隊列訓練中,我利用兒童羨慕軍人的心理,讓他們觀看軍人訓練的錄像片,孩子們對戰士們整齊劃一的步伐驚嘆不已。我又適時地引領學生:軍人所以會做得那么的好,就在于他們有一句口號——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們該怎么辦?”孩子們馬上就喊出了“我們以服從口令為天職”的口號。當這句話成為了孩子們口頭常用語時,學生訓練時的精神風貌,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就充分地顯現出來了。
體育課的比賽活動中,孩子們往往會不服從裁判,不尊重對手。我就組織孩子們觀看足球比賽錄像,討論齊達內的“頭撞對手”事件,孩子們明白了服從裁判,尊重對手,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質。否則,就應該受到處罰。正是在這樣的引領下,學生慢慢地收斂了“野性”,養成了基本的文明習慣。
二、在相互的配合中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團隊合作,這是現代人的基本素養。當今的小學生,由于多種因素的作用,“自我中心”傾向比較嚴重。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增強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體育課的濃厚的競爭色彩,決定了它在培養學生團隊精神上的特殊地位。我常用中國乒乓球隊的團隊合作故事教育孩子們個人必須要服從大局,為了集體的榮譽,有時個人就要作出必要的自我犧牲。接力項目、團體項目是最能體現團隊合作精神的項目,在這些項目的訓練、比賽中,我首先拋給學生一個話題:要想取勝,除了個人的努力、能力外,還有什么最要緊?讓孩子們在明白了道理以后再組織訓練和比賽。
課堂上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如果我們能很好地利用這些契機,巧妙地為我所用,對學生進行活生生的引導,常有令人驚喜的收獲。在一次籃球訓練比賽課上,一方后衛帶球切入,吸引了對方幾乎所有的防守隊員,而此時,中鋒正處在籃下投籃的最佳位置,且無人盯防,但后衛一心想自己進球,不愿傳遞,結果被對手斷球,失去得分良機。中鋒一怒之下,退出比賽,埋怨之聲不絕。我馬上組織隊員復位,告訴他們,只憑一人之力,雖有良好愿望,但結果只能是失敗。而退出比賽更有害。合作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之后,隊員有了良好配合,打得頗有點章法。結束后,我組織大家討論,以強化團隊合作這一道德認識的形成。相信,這種實例的剖析與引領,定會使道德認識升華為良好的道德行為。
三、在激烈的競爭中培養不屈不撓的精神
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永不言敗,向著既定目標頑強挺進的精神,這是現代人全新的育人理念。體育的魅力在于她的競爭。這是體育學科的獨特優勢之所在。克服障礙是運動行為的一個顯著特征,現代孩子缺少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特征,訓練怕吃苦,克服障礙畏難心理嚴重。作為體育教師,應主動承擔起調節學生心理的任務,引領孩子刻苦訓練,頑強拼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根據兒童崇拜體育明星的心理特征,我常給孩子們講明星成長的故事,向孩子們推薦體育明星成長故事的圖書,讓孩子們產生心靈上的撼動,激活稚嫩心靈深處的競爭基因,點燃并精心呵護深藏于孩子靈魂深處的“星星之火”。
中長跑歷來是孩子們畏懼的訓練項目,我先把目標定位在“跑完”上,誰能跑到底,誰就是勝利者。之后再慢慢提高要求,以此來鼓起孩子的信心。要是一開始就提出高要求,孩子們定會受很大挫折,以后就很難做到“不屈不撓”了。我還常以“誰英雄,誰好漢,我們大家比比看”來激勵學生。對學生盡出最大的努力,達到訓練要求或完成比賽任務后,就及時把他(她)樹為典型,號召大家向其學習。每到這時,受表揚者往往會表現得很興奮,并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會更刻苦。從他們的表現中,我似乎看到了“競爭”、“頑強”的“星星之火”正向著“燎原之勢”的方向發展。課堂上、比賽中,咬緊牙關的沖刺,跌倒之后爬起的奮力追趕,擦破皮膚包扎之后的重上賽場等等亮麗的風景,常令我興奮不已。孩子們的競爭意識,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潤物細無聲中逐漸地得到了培養。
為強身打下基礎,替“明心”奠定基石,這才是體育課的最高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