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花初綻放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意大利詩人但丁說: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國教育方針中將德育放在了首位。可見優秀的道德品質是成就美好人生的基礎。當今社會的大環境,家庭小環境對學生的不利影響使得學校德育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所以我校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努力探索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一、以活動為載體
1、以主題活動為主要手段
學校德育教育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堅持教育與實踐結合。學期初,學校制定好各月活動主題,統一時間進行活動。但由于學生年齡、心理認知水平差異大,在實施主題活動時靈活掌握,根據主題特點采取或集中舉行或分班進行,這樣結合學生實際開展取得的效果較顯著。
2、以節日為切入點
各種節日都是良好的教育資源。我校以節日為契機開展適合小學生的教育活動。如;“教師節謝師恩”活動,孩子們親手制作小卡片或手抄報來表達謝意。雷鋒活動月“我是活雷鋒”,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活動,國慶節手抄報等。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更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3、用豐富的形式吸引人
德育教育不僅要關注內容,更要關注形勢,以國旗下講話、主題隊會、六一兒童節、趣味運動會為平臺,來張揚學生的個性,展示學生的風采。通過講故事比賽,跳繩比賽,書法比賽,作文競賽等項目樹立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
二、讓社團扮靚孩子們精彩的校園生活
為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發展的需求,學校創建了篆刻社團、布貼畫社團、二胡社團、書法社團。其中書法社團成就顯著,我校六年級劉卓,二年級張恒躍同學的作品在區比賽中多次獲獎。篆刻社團的劉卓同學的篆書作品也在區級比賽中獲得二等獎。二胡社團雖開展的時間不長,但得到了上級與家長、社會的好評,在六一兒童節上,二胡社團的同學首次為全體師生展示了他們的成績,贏得了臺下觀眾的掌聲,伙伴們羨慕極了。沙河村委會落成典禮上孩子們應邀表演了他們拿手的節目——百花開。
三、挖掘資源,發揮各學科德育功能
學校無小事,事事能育人。記得有一次剛上課,二年級的學生向教師行注目禮,張恒躍不小心將板凳碰倒。教師便不失時機對孩子們進行了德育教育。老師問:“如果你是這板凳,你會有什么感覺。”孩子們說:“我會疼的”,老師便接口說道,“那你應該怎辦?”張恒躍很嚴肅的說:“板凳對不起”,然后教師接著引導,“以后我們一定要愛護公物。”雖然事不大,教師卻善于抓住生活中的點滴進行教育。長此以往,孩子們的德行就會很優秀。
每門學科都具有德育功能,只要教師們善于抓住教育的切入點,德育的功能就會得到有效的的發揮。從上學期開始,學校將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納入課堂教學的評價之中。引起了各學科教師的高度重視,取得不錯的效果。
四、開辟實踐基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我校原本無花池,沒有優質土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開展實踐活動,我校將陽臺上開辟出長近60米,寬0.4米的一條實踐基地。孩子們親手栽種草莓,又親自管理,為自己管理的三棵草莓除草、澆水。當第一朵草莓花開的時候孩子們無比的高興,當孩子們邀請上自己的班主任品嘗甜美的果實時,更是激動萬分。當孩子們發現草莓結出畸形果子時,更是激發出孩子們探究的欲望。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訪問、查閱資料等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從而獲得了獨特的經歷和體驗。在實踐中學生懂得了團結協作的意義,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要靠辛勤的勞動來換取。
五、回報社會,踐行感恩
為拓寬教育資源,回報村委會對學校教育的支持,從本學期起,我校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孝行教育,灑掃回報”活動。今年村委會修建了“二十四孝墻”。我校抓住這一教育資源,每月在二十四孝墻下對學生進行二十四孝故事教育。二十四教育之后,全體學生開始對村委會各室及前后院的衛生進行清掃。通過二十四孝故事的學習,學生們深刻的感受到孝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孝行教育、灑掃活動,孩子們的心靈得到了滋潤、凈化。
小學德育教育需知情意行相結合。只有將課堂內外的教育契機,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廣闊挖掘資源,才能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