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必須重視這一點,并在數學教學中切實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在日常的教學中我是這樣來進行德育教育的:
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
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為了上好一堂數學課,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這樣對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利用數學典型素材、挖掘素材中的教育因素,循循善誘。
我國是數學的故鄉之一,中華民族有光輝燦爛的數學史。進行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小學數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小學數學課本中收入了許多生動的素材,我結合有關數學內容,介紹我國數學家的杰出成就,介紹現代中國人對數學發展的巨大貢獻。例如,我國商代形成的十進制,比西方早2000年;公元3世紀數學家劉徽最早提出了分數除法法則,給出了最小公倍數的嚴格定義;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3.1415926<3.1415927,這項記錄保持了近一千年之久,現稱為“祖率”。現代特別是解放以來,數學家蘇步青、華羅庚和陳景潤等對人類數學發展的貢獻,都是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生動教材,以激勵學生立志獻身祖國建設事業,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態度。
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了,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斷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
四、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四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后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后通過計算一個班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后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一講數學家小故事等,相信這樣一定會起到多重作用的。
五、以學生為本,師生情感交融。
“感人新者,莫乎于情”。在教學中,教師要誠于衷而行于外,應滿腔熱情,精神飽滿地出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態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響學生。課堂中,教師要恰當地組織教學,靈活地選擇方法,通過一個個環節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話語,激發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學生產生對這門課的興趣。總之,教師應努力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之間的那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這種情感交流中,學生表現出對教師充滿期望和信任感,學生就較容易把這種潛在的情感意識轉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內容上,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情緒。
作為教師,必須明白學生還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學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則是不符合實際的。把學生作為一個發展的人來對待,就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愛,寬容地對待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如果身為人師者愛斤斤計較,喜歡小題大做,你的學生又怎么會是一個寬容的人呢?教師的教學就是要努力使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純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無私正直的道德是美好的。在學生的眼里,教師的每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次掌聲都是對他們行為的最高獎賞;正如,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生命既是一種強大有力、不可戰勝的財富,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無助的、極易損傷的珍寶,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只需一句冷酷無情的話語,一個漠不關心的眼神,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線。”
總之,就讓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從今天開始,以新的定位,新的德育觀念來影響每一個學生。把德育化成春雨,浸潤每一個學生的心田,從小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為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