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的德育滲透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新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教師認為,“德育只適合在思想政治課、語文課的教學中進行,而數學是自然科學,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什么德育可言呢?”其實不然。課堂是學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數學教育和其他學科一樣,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它獨特的風格,承擔著德育的任務。教師完全可以結合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滲透在數學教學中。
??一、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意義
??課堂教學是實施對青少年教育的主陣地,以各種形式時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學的德育內容,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工作具有培養學生高尚品德、遠大志向;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學生一絲不茍,辦事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勇于創新的精神等作用。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它豐富、完善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內容。
??二、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可行方法
??(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出的人格魅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一個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其人格魅力就是他的理想信念、學識水平、知識能力、個性情趣、品質修養、形象氣質等綜合素質對學生形成的吸引力。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要遠遠大于他所傳授知識。
??首先,以高尚的品質影響學生的人格。孔子說過:“其自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教師聽其言,而且觀其行。教師如果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愛崗敬業的崇高精神,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對待學生多一份關愛,多一份溫情,多一份信任,學生就會從教師的言傳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就依照老師的言行來調節自身的行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的高尚品德,對學生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教師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也會對他們日后的工作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做到育人先育已,育已先育德。用自己良好的品德修養、坦蕩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為人去熏陶和感染學生,教育和規范他們的言行,發揮榜樣的作用,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其次,以良好的個性影響學生性格。?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應該為人正直,胸懷寬闊。在他的眼里,人無等級之分;在他的胸中,無世俗之染;對待權貴子弟不偏愛,對待貧寒學生能給予特別的幫助和關懷。他有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容得下千姿百態的學子;有博大深蘊的愛生情結,解得開學生千差萬別的心鎖;教師能做到正直、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能做到對學生內心深處的寬容,就能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提高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寬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個性思想火花,培養創造精神;教師對學生行為方式的寬容,是尊重個性特點的發展,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展示自我;教師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這種尊重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寬厚播種在學生的心田里。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塑造了年輕一代的靈魂。學生對教師持有的期望和信賴,往往使他們在觀察教師時,會產生一種放大效應;教師的一個小小善舉,會使他們感到無比欣喜;教師的一點小小的缺陷,則會使他們產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師使自己盡可能地得到全面發展,努力形成一種健康、美好、完整、和諧的人格。
??(二)、從教學內容的選擇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我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在數學科學上的偉大成就及對世界數學產生的深刻影響,是使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也可以通過教材中的有關內容,編擬既聯系實際又有思想性的數學題目,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性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等有關內容,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教育。
??(三)、從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不畏困難堅持真理的意志品質。數學以高度的抽象性和嚴謹性為重要特點,具有極強的系統性與邏輯性,而中學生則習慣于具體思維,思維具有單一化,表面化等傾向。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可通過幫助學生不斷糾正學習中的錯誤,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提高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通過數學推理的言必有據、環環相扣及在學生練習中要講究解題格式、步驟安排、書寫整齊、清潔美觀、努力尋求合理簡捷的解題方法、對結果進行檢驗,找出錯誤的原因,并自覺進行補救和改正等。養成一絲不茍,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堅強的意志品質。
??可以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初中數學教材涉及許多定義,定理,公式,這些都是前人經過長期探索、發現、總結得到的,他們在探索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以及大膽的創新精神,學生往往感受不深,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定理,公式,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去探索、發現、論證,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發生過程,而且可以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另外,在例題教學中通過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數學教學中,對例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尤其要注意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引導學生對原理進行廣泛的變換和延伸,盡可能地延伸出相關性,相似性的新問題,以達到進一步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課本中的例題是知識的精華,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但由于例題作為新知識的應用,往往其解題涉及到的知識都與本節所學內容有關,學生也習慣與本節內容掛起鉤來,抑制了思維的全面展開,長此以往,不利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教師而言,在布置習題時,必須對學生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不就題論題,可通過一題分解,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從而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結合德育教育時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德育滲透的依附性,不能費時過多,喧賓奪主,要充分把握好時間,讓學生覺得自然、恰當,不沖淡主題。不可將數學課變為政治課,那將失去數學課的教學本質。
??第二,數學教學中德育要講究藝術性,充分發揮情感效應。在課堂交流中,應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就會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領悟道理,讓學生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獲得啟迪,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第三,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認知基礎和思維發展水平,確定符合學生實際的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總是因人而異,不可能是同一模式。因此,在保證共同施教,達到統一要求的前提下,還要照顧不同學生的層次特點,注意個別教育與共同教育相結合。
??四、結束語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就提高了教學質量。因此,德育教育不僅滲透在語文、思想品德等課堂中,更需要像和風細雨一樣滲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斷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必要的科學文化的同時,充分發揮數學的思想教育功能,使學科教學成為全面提高學生根本素質、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成為促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生活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