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辦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剛入學一年級學生上課的時候總是聽一會兒,就不自覺地東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東西都想玩,一枝鉛筆、一塊橡皮都能讓他玩上半堂課,等到被教師提醒而轉過神來聽課時,由于沒聽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邊的東西。考試成績自然不好,教師和家長都著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課應認真聽講,想改掉這個壞毛病,可一上課就不自覺地又神游了。
??案例分析:
??1、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孩子的學習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所學課程從原來的相對簡單、趣味性強轉變成了相對復雜、知識性較強的內容,孩子可能還不太明白認真聽課的重要性,應該如何來聽課。
??2、同時,小學的上課時間也從原來的20分鐘左右變成了40分鐘,其間一直要求孩子注意力比較集中;而孩子的身心特點是,注意力通常保持在15-20分鐘。以上這些方面都給孩子專心聽課帶來了挑戰。
??3、平時他很少受到教師的關注,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
??教師協同家長共同分析:
??學生的學習基本包括三個環節:預習——聽課——作業。聽課是孩子積極思考、獲取知識最寶貴的時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學會聽課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也是他們應該具有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不僅需要老師在學校進行培養,也需要家長朋友來共同努力。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給教師的建議》里指出:“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學素養”。孩子的很多時間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家長朋友也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來培養孩子的聽課能力和習慣:
??1、家長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聽話能力
??孩子與您朝夕相處,在生活中您有很多機會可以培養他的聽話能力。
??首先,您對孩子提出要求時,要讓他聽一遍就馬上做到。這可以幫孩子跟上老師的上課節奏。因為在課堂上,老師的安排相對緊湊,不可能所有的內容都有太多重復。這一點往往被一些家長朋友忽視,比如叫孩子吃晚飯,連叫好幾聲都叫不動。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別人的要求什么時候執行都可以。
??另外,您也可以安排多件事讓孩子來聽和做,從而幫孩子系統地記憶事物。比如,要求孩子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您可在一旁觀察孩子是否完全理解了要求。剛開始,可以連著安排兩件事,如果孩子能夠系統記憶,就逐漸增加到三件事、四件事。堅持下來,您會發現孩子的記憶能力明顯增強了。
??2、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要想讓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家長還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從孩子的愛好入手,比如拼圖、下棋、閱讀等都是很好的訓練手段。另外,當你和孩子交談時,一定要讓孩子看著你的臉,這樣孩子不容易走神兒。同樣的道理,上課的時候,也要讓孩子看著老師的臉。,從而保持注意力。
??3、告訴孩子一些聽課的小竅門
??一些聽課的小竅門,能幫孩子更好地聽課。比如聽講時要聽重點,老師的每一節課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對于要求重點掌握的部分,老師經常會反復強調,多次提問。對于這種細節,一定要讓孩子準確把握。
??4、引導孩子進行預習
??“預習”不是給孩子講一遍課程內容,這樣做不僅耽誤家長的時間,還會使孩子第二天上課不認真聽講。家庭預習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明天的課要學會什么。如果孩子對將要學的新課目標明確,上課聽講的時候才能主動和有針對性,一節課下來,他才會明確知道自己學會了沒有。
??5、幫孩子進行復習
??孩子放學回家后,您可以讓他簡單復述一下課堂內容,談談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問題是什么,誰的回答得到了老師的稱贊,這也是檢驗孩子上課聽講效果的一個好方法。
??在向孩子發問的時候,孩子起初可能會就事論事。比如當您問“今天你學了什么”時,孩子往往說,“老師講了幾個字”。面對這樣的情況,您可繼續問,“這幾個字和昨天學的字相像嗎”、“今天的作業和老師講的題有什么關系”等。如果孩子回答不上來,您也別急,耐心幫孩子復習一遍,或者問問老師。這樣堅持下來,孩子很快就會理解您的意思,學會聽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