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學校的德育工作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素質教育提出:要將孩子培養成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難看出,德育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一個學校,如果沒有抓好學生的德育工作,那么學生的思想品德就會不高,而沒有良好的品德,就不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學校的生存與發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話。那么,作為新形勢下的學校,該如何抓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呢?筆者認為德育應從小、實、趣等處著手,逐步培養起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一、德育應從小處入手。
俗話說:學校無小事,處處皆育人。學校德育工作本來就是一些瑣碎的事,面對的教育對象又紛繁復雜,我們可利用一些小事,將德育滲透其中:如給父母端上一杯熱茶;隨手撿起路旁的垃圾;聽別人講話要認真專注;對旁邊需要幫助的人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這些小事,學生易于接受,也能輕松達到,能使學生在親身參與中逐漸培養起美德。當然,老師可給學生樹立榜樣,增強學生的認知感,學生就更容易接受了。
二、德育要講求實在。
首先,德育要貼近學生生活,大談、空談集體主義,還不如利用學校的集體活動,將德育滲透其中。如舉行的運動會上,雖然只有運動健兒在拼搏,但場下的同學并沒有無動于衷,而是與運動員一起,吶喊、助威,甚至跟著他們一起跑,有效地增強了運動員的動力,勇奪第一。從中,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給學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德育課。
其次,德育的內容要實在。德育內容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由小事入手,于細微處培養,將愛國主義等外化為身邊實在的行為。如愛父母、愛長輩、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關注環保、奉獻愛心等。如學校開展的“一分愛心基金”活動,每月學生將自己節約下來的錢捐獻出來,學校利用這些錢去幫助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讓他們得以繼續完成學業。這樣,學生才能逐步理解愛國主義,培養起愛國情感,讓情感得以升華。
三、德育要講求趣味。
德育要講求趣味。首先就要改變以前教育上的不足,提法要新穎有趣。如學樓走廊過道內的標牌上書寫的“輕聲細語過走廊”、“請講普通話,請寫規范字”、“清潔校園,從我做起”、“小心,我是花朵”等趣味十足的話語之于學生,其教育效果遠遠強于刻板的語言。其次,形式要新穎有趣,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如開展的“我是家庭小主人,我為媽媽服務周”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家庭生活,提高學生對母親及家庭的認識,增強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和參與度。
四、德育要把握好切入點和度。
在教育過程中,如發現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很認真地完成作業,別記忘了及時批上鼓勵性評語,肯定孩子這種主動求知、敢于改正的學習態度;對不守紀的學生變規矩了,要及時找其談心,鼓勵其繼續努力,爭取更大進步。同時,德育中要把握準教育的尺度,對調皮的孩子應給他們以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在改正過程中不斷進步,要盡量少用嚴厲的處理方法。
總之,德育是一項長期的育人工程,是一個學校的生命,是抓好其它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只要學校在德育工作中能大膽放手管理,就一定會創造更加絢麗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