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樹新風班會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一、開場語
??甲:三月,陽光明媚。
??乙:三月,萬物復蘇。
??甲:三月,春風送暖。
??乙:三月,大地換新顏。
??甲:同學們,三月,是什么日子呢(全班答:學雷鋒活動月。)
??乙:對了。
??乙:雷鋒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光輝形象卻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
??甲:他全心全意服務他人,特別是他孝敬老人的優良美德讓我們教育匪淺!
??合:學習雷鋒好榜樣,接過雷鋒手中的槍,我們要做新時期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初二(3)班“日行一善”之孝敬老人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讓學生了解孝敬老人內涵
??甲:同學們,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雷鋒,一個自強不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孝敬老人的好戰士!(有請周老師為我們介紹雷鋒的生平事跡)
??乙: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
??甲:在歷史上,有許多關于孝的感人故事。你們了解嗎?
??乙:下面有請同學講孝敬老人《親嘗湯藥》故事
??甲:你剛才說的就是我們中國著名的《二十四孝》經典故事吧?
??乙:同學們,你們還了解哪些《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呢?
??甲:是啊,千百年來,古人用他們的行動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激勵著我們新一代傳承這中華名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
??乙:生活中有許多的新《二十四孝》故事,你是否看過,聽過呢?
??甲:下面有請同學為我們講新《二十四孝》故事,
??故事1:《陳毅探母》故事2:《捐腎救母》
??乙:從上面的故事里你聽到了什么?
??(偉大,感動,聯系到自己只想到接收愛,沒有想到要回報愛……)
??甲:同學們,父母給予我們生命,陪伴我們成長。為我們撐起一片無邪的天空,沒有風也沒有雨,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偉大的父母!同學們,回想下,最讓你感動的一件事,學生1:學生2:
??乙: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你會發現親人給我們的只有奉獻,奉獻,永遠的奉獻!面對父母博大的愛,我們又曾經為他們做過什么呢?
??甲:誰會背《游子吟》?(朗誦)多么熟悉的詩句呀,為我們描繪了一位母親為臨行兒女縫補衣服的細節,贊揚了母親春天般的關愛。
??甲:父母為我們做的太多太多,而我們為父母做的很少
??三、使學生明白平時要對父母和長輩孝敬,有感恩之心
??乙: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現在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恩情。同學們看完下面的小品,你會怎樣做呢?小品《爸爸今天加班》
??小品1:?情景:爸爸今晚加班,8點回家……
??孩子在家,不體諒父母,當小皇帝的做法。
??小品2:?情景:爸爸今晚加班,8點回家……
??演了孩子在家關心體貼父母的做法
??甲:你贊同哪一組的表演呢,為什么?
??乙:大家都贊同小品2的做法,看來我們每位同學都有一顆赤誠的孝心,一顆懂得感恩的心。生活中的你又是如何做的呢,我們請同學們來談談。
??甲:同學們,老人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照顧老年人是千秋萬代的事,我們要積極參與到學校、社會“尊老敬老”活動中去。
??乙:在我們班級就有一批在“尊老敬老”走在前面的同學,下面有請田澄給大家講講他們在敬老院的愛心故事。
??合:在此我們向全體同學倡議:成立一個敬老志愿隊,定期為敬老院做幾件實事;為學校的老教師做點事;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盡點孝心;為社區里的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甲:為老人排憂解難,為老人送去歡樂。讓我們從小開始、從我做起,從身邊的老人開始做起!
??乙:同學們在這次學雷鋒精神過程中,都很積極!但,是不是只憑一份熱情就可以呢?
??甲:學習雷鋒要真正體會“雷鋒精神”,并在學習,生活中實踐,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做雷鋒式的孝敬老人美德少年!
??四、結束語
??班主任小結:同學們,大家都知道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老不敬,棄老不養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尊敬長輩才是做人的美德,做人要先有德,“孝敬老人”從我做起,樹立文明新風尚,讓社會充滿愛。
??合: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不斷創造更多的美,學雷鋒孝敬老人,做好事不留名,讓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下面就讓我們以這首《感恩的心》,來結束這次主題班會吧
??故事一:給老人讓座位
??一天,雷鋒因公出差,踏上了從撫順開在沈陽的列車。上了車,他看到旅客很多,連忙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又動手幫著掃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給旅客倒水,幫助婦女抱孩子,給老年人找座位,幫助中途下車的旅客拿東西。一些旅客不住地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滿頭大汗,快過來歇歇吧!”
??“我不累。”雷鋒叔叔是永遠不知道累的。
??故事二: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故事三:陳毅探母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里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么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娘,您久病臥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里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并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陳毅元帥是個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務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親。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癱瘓在床的母親,為母親洗尿褲,以關切的話語溫暖撫慰病中的母親。雖然陳毅元帥為母親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從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對母親濃厚的愛。他不忘母親曾為自己付出的點點滴滴,理解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知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兒女學習效仿。
??故事四:捐腎救母
??田世國,山東棗莊薛城人,律師,2004年2月26日,田世國的弟弟田世凱從老家給他打電話說:母親查出患尿毒癥。突然聽到這不幸消息,田世國仿佛天塌了下來。第二天,田世國就匆匆踏上北上得列車,回到了母親的身邊。看著母親被病魔折磨的消瘦不堪的身軀,田世國心里十分的痛苦。他說:“母親操勞一生,該享福的時候卻患了重病”,他永遠忘不了,小時候,母親為了給他們做豆漿,每天五點起床。自從他去廣東上班以后,從不關心天氣狀況的母親,每天守在電視機前收看天氣預報,牽掛著遠方的兒子。尿毒癥患者主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每次透析需要花費400元左右。田世國和弟弟妹妹拿出所有積蓄并借了一大筆錢,支援母親做透析。田世國的母親為了不拖累兒女,一度想放棄治療。田世國就動員所有的親朋好友,來家中看望媽媽,鼓勵媽媽繼續活下去。他說:只要母親有勇氣活著,砸鍋賣鐵也要救母親!田世國是家里的長子,下面還有弟弟和妹妹。在得知母親最好的治療方式是移植一個健康的腎臟后,田世國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做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后,他毅然決定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媽媽。
??“父母將腎移植子女已屢見不鮮,子女這樣做的還很少”,田世國說,“我是為天下的兒女盡一份孝心”。田世國有位鄰居也患尿毒癥,雖然膝下子女眾多,卻無人捐腎,最終不治。這件事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我,一定要救我的母親!”
??2004年9月27日,田世國攙扶著病重的母親來到上海中山醫院。田世國是把母親騙到上海來的。“如果我媽知道那個腎是我的,她會從樓上跳下去,她絕對做得出來!”田世國說,他永遠忘不了母親聽到他說找到腎源時的那個眼神,那是求生的欲望。
??手術成功后,兒子的腎臟將在母親的身體中繼續“工作”。母親曾將生命賦予兒子,如今,兒子要以另一種方式將生命回贈給母親。什么是孝心?這就是。對田世國的做法,主持手術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朱同玉的評價是:“了不起!”他說親屬間的活體移植是國家所鼓勵的,衛生部對每例親屬間移植還有5000元獎勵。像田世國這樣小輩捐腎給長輩,“全國也十分罕見,如果更多子女這樣做,很多父母的生命就能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