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年輕班主任的威信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3-21
一直以來,對所有任班主任的年輕教師來說,有一個問題總是縈繞心頭、搖擺不定——對學生的管理到底是寬好還是嚴好?是板著臉還是笑嘻嘻?一出大學校門,老教師會諄諄告誡說要“保持威信”、要“拉開距離”。加之受“師道尊嚴”、“師道至尊”的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于是許多年輕教師在學生面前時有意板著臉,不茍言笑,總覺得在學生面前和顏悅色有失尊嚴,板著臉才有助于樹立威信,以致讓學生敬而遠之。也有的年輕教師會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作一個大哥哥大姐姐平心靜氣地對待學生,但又往往顯得活潑有余,嚴肅不足。更有甚者,有的年輕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稱兄道弟。這些都不利于班集體的建設,也阻礙了師生間的真誠的交流。
到底怎樣的教育方式是最佳的?以怎樣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是最合適的?怎樣的“距離”才是“恰到好處”的?
對于年輕班主任來說,樹立自己在班級中的威信尤其困難,因為跟學生相差不大的年齡,跟他們一樣好動好奇的心理,充滿工作激情但又沒有足夠工作經(jīng)驗資歷,盡管對班級的規(guī)劃和管理有許多的美妙的藍圖,但往往幻想多于現(xiàn)實,過多流于遐想之中。正因為如此,年輕班主任在班級中的樹立威信尤為重要。
(一)適度的“距離”
“適度的‘距離’”即擺正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做到“恰到好處”。前文所說的一味地不茍言笑拉著臉“道貌岸然式”和沒大沒小地與學生“打成一片式”絕不是“適度”的距離,也沒有擺正這至關重要的關系。實踐證明,如果班主任只有冷峻、威嚴、獨斷,學生就會敬而遠之,久而久之,就會影響班主任的威信,我認為,誠心地與學生交流溝通,以誠相待,將心比心,教師的心與學生心之間是互通的、沒有距離的,在這些“小大人”面前不能有絲毫的做作、矯情,不能將心墻高筑,但同時又得把自己做學生時的稚氣,年輕人特有的沖動、盲目加以克制甚至要掩飾,畢竟是為人師表,無“威”、“信”就無從談起。可以說,這一點的把握對樹立威信尤為重要。
另外,關于班主任與整個班級管理的距離也有一個“度”。常見有的年輕班主任成天“泡”在班級里:每次大掃除親自把關,每期黑板報都參與,藝術(shù)節(jié)、運動會更是“奮不顧身”,他們的責任心可見一斑,但各項成績卻不見得斐然;也有些班主任可以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但班風特別好,學生成績也總名列前茅。這就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了。所謂“無我之境”,就是要班主任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獨立自主,自己追求知識,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維持班級的常規(guī)秩序,比如做衛(wèi)生工作、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等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氛圍,使學生的自制能力得到鍛煉、提高。“有我之境”則是指班主任的必要性、原則性的指導學習和集體工作,一味地讓學生自我管理難免會讓“放手”變成“松手”,成了“放任自流”,班級將是一盤散沙。所以說,這二者的關系就如一些班主任話說多了沒人理會,有些班主任說得少,但說得擲地有聲,“老師輕輕地說學生重重地聽”,這便達到了最佳教育效果。因此適當?shù)亍⒂屑记傻卣莆丈鲜鰞煞N“距離”的長短、遠近,就能輕松地帶好班級,避免了許多年輕班主任吃力不討好的情形。
(二)民主的作風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僅要把自己看成是管理者,還要把自己是被管理者,是班級大集體中的一員,隨時隨地都得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以此來溝通師生感情,避免一些矛盾和沖突;站到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以學生為主體,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能大膽發(fā)揮的時機和空間;善于聽取“民眾”的呼聲,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參與教育活動,真正做到“民主”,使班主任工作取得較好的效果。在運用自己的權(quán)威時,要注意虛心接受學生的各種意見,尊重、信任、愛護和理解學生,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克服工作中的不足,嚴于解剖自己,努力培養(yǎng)民主的氣氛。這對于剛邁出校園大門或是其他的年輕班主任比較容易做到的。
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自主性,發(fā)揚“民主”作風的同時,還要正確處理疏導和管理的關系,嚴格日常規(guī)范管理,訂好“鐵的紀律”,從而避免陷入放任自流的另一個極端。
反之,教師如果時不時用自己做教師的權(quán)威壓制學生,不講“民主”,萬事自己說了算,老是以強制或粗暴的方式使學生聽眾命令,只能使學生不滿,從緊張到回避再到反抗,學生就會產(chǎn)生極強的逆反心理。
(三)果斷的行為
班主任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能多謀善斷,有決策力,在關鍵時刻要作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并且決定了的事就一定要狠抓落實,有大將的氣魄,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該怎樣就怎樣”,做到“說一不二”,使學生切實感到班主任工作的魄力。這是學生是否認同一個班主任的關鍵之一。班主任以果斷的行為、高度的責任感影響他們,使他們對班主任交待的學習態(tài)度、紀律作風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從而讓學生團結(jié)奮進,建設好班集體。由于資歷淺,一些年輕的班主任往往猶疑不定、徘徊不前,做事縮手縮腳,唯恐出了錯漏,對自己的處事能力沒有足夠的信心,處理事務不果斷,這樣,是無法取得學生足夠的信任與尊敬的,在學生中樹立“威信”便成了天方夜潭。
教育是最具人性之美,最有藝術(shù)性的工作,要用心靈去塑造心靈。良好的教育對學生一生有深遠的、不可估量的影響。年輕班主任把握好“度”,在班級中樹立自己的威信,“距離”一定能產(chǎn)生出“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