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班主任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作為一名剛大學畢業的我,第一次做班主任,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在這短短的兩個月的教學工作中,就遇到了班主任所遇到的很多困難和問題。總感覺班主任的工作千頭萬緒,無處下手。
也許是因為剛剛大學畢業,剛來時對學生太和和氣氣,導致了后來的很多麻煩。紀律問題是每個班級頭疼的問題,上課不聽講,下課打鬧,上自習時大聲說話。每天在教師呆著,耳邊最多的話就是“老師……怎么怎么”。一會這個同學不聽講了,一會那位同學打自己了,一會這位同學又哭了,甚至在中午吃飯的時候都不得安寧,辦公室的門都要快被他們敲壞。我就在想:他們真的有這么多問題嗎,還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他們的幼稚卻令人可惱:為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強調了一遍又一遍的常規卻總有人違反;重復了又重復的作業依然滿紙紅叉;做了又做的試題考試時還是一塌胡涂……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雖然可以理解,可他們的蠻橫不講理卻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孩子搗蛋說老師管教不嚴……對于新老師的我,而在短短的兩個月,卻已經全部嘗盡。也許這就是老師,是我們所有在教育崗位一線的老師們需要經常面對的事。現在才知道我們小時候給老師惹了多少麻煩——三年級時候氣哭了美麗的班主任,她也是一位剛剛畢業的青年教師;四年級的時候,伙伴們去把老師的自行車胎扎破,因為她打我們;后來初中的時候和一群哥們同學還曾半夜去班主任老師門前認錯,因為我們太讓老師失望了……這些許許多多的事,在那時候渾然不知給老師帶來了多少煩心事,總是自己一天樂呵呵的沒心沒肺的玩。
從自己站上講臺的那一天,才體會到當初老師的良苦用心。有句古話說得好:“家有三斗糧,不當孩子王。”每天在一個個或喜或悲或煩的教育故事中重復著自己生命的行程。閱讀了靳老師的博客,看到了很多文章,很喜歡靳老師寫的《班主任工作中的“加減乘除”》:
1、“加”點任務:對一部分精力過旺的孩子采用“掛個官職,約束成長”的方法。大到班級干部,課代表,小到“板擦監督員”,“花卉監督員”,“說臟話監督員”……見縫插針,給“能量多余”一族孩子掛個“官銜兒”,“加”點任務,他既約束了自己,又管理了班級。
2、“減”去煩惱:“減”去煩惱:每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哪個孩子沒有成長的煩惱。班主任不能忽視細節,十分細微的小事都可能對他的成長發生很大作用。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們更需要用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去關注孩子,關注他們生活的一點一滴,關注他們心靈的每一聲呢喃細語,關注他們每一個細小的生命需求,關注他們成長路上的煩惱。
3、“乘”勝追擊: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發現。”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幸福,是一種連鎖反應。作為班主任,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同時,我們更要不失時機地在班會上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并且還要鄭重其事地向學生的家長匯報學生的閃光點。孩子,家長,老師,三位一體,三情共振,形成一種教育的合力,孩子在被人肯定的亮點面前,會快馬揚鞭,揚眉吐氣,健康成長。
4、“除”去自卑: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有些孩子有自卑心態。對自己的能力評價很低,不敢大膽主動地去與別人交往。漸漸地會疏遠他人,自我封閉,與周圍的人形成一道無形的高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