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班主任最需要做的八件事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有兩種事物最有生命力,一個是種子,一個是孩子。”
一、牢固樹立班主任觀(優秀班主任的基本素質):定力和信念。“班主任情結是成為一名優秀班主任的核心基礎。”它使你自覺自愿自尊,從容淡定、義無返顧地付出,舍棄各種躁動,有所擔當,有所思考,專心致志地研究,充滿智慧地工作。
關于“愛”的主題,一方面是老師要真誠地愛學生:“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于丹心語。”改變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權力型的教育方式表現在語言上是否定句和祈使句,這是給孩子的心靈豎起圍墻,給圍墻釘上釘子。另一方面是老師要教會孩子去愛:一個孩子只是能夠接受愛,懂得享受愛是不夠的,要讓他學會心中不僅有自己,還有他人,教會他如何去愛別人。“愛是教育永恒的前提。真愛是一種做人的精神境界,一種做老師特有的風骨,一種教育成功的珍寶。”“力到為事,情到為志,心到為詩。”
談到“學習”:“沒有厚積就沒有薄發,沒有深入就沒有淺出。教育工作本身就具有前瞻性,教師追隨時代發展的動力和途徑就是學習。”“我的做人原則:虛心強骨,道沖不盈;勤而習之,寵辱不驚。”“學習能力是學習的動力、毅力、能力、效率和轉化力等諸多重要因素的綜合體現。”班主任需要全方位的學習,詩文、戲劇、科學、語言……古典與時尚,傳統與現代,藝術與科學……還要向自己的學生、家長和同行們學習。
說到“健康”:“身心上的健康是教師的修養,也是實施教育的保障。”“體罰、變相體罰等過激的教育行為,恰恰是教師面對學生從心理上產生的教育無奈和職業倦怠的直接表現。”“新時期的班主任口號是:鍛煉有道,活力四射,健康快樂。”“在練就健康體魄的同時,我們要深諳心理上的自我調節:思考有度,喜怒有節,憂不失態,處變不驚;不忘自我暗示;暗示自己自信、自制、自尊、自強;巧妙自我減壓;學習琴棋書畫,欣賞高雅音樂,適時傾訴表達……”甄珍老師與其他七個老師組成了“新瞭望學社”這樣一個了不起的愿景小組。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把健康的心理引導給學生,只有教師是健康陽光的,學生才是健康向上的。
再說“創造”:“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知。”“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不是責任感,而是去發現一種新的思維。”“學會改善心智模式——《第五項修煉》第二項,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會從嶄新的視角對那些習以為常的現象做出新的解釋、判斷和處理,不斷提高創造力,實現自我超越。”“創造力是在生活學習中養成的創新習慣的基礎上不斷形成的。”(“要想除掉曠野上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種上莊稼。同樣,要想讓人的靈魂沒有紛擾,唯一的辦法就是用美德占據它。”)“教育是創造性的勞動,德育不在于說教中灌輸的強制,而在于創造活動中的喚醒。‘生命中的第一行動就是創造。——羅曼——羅蘭’教師生命中的第一行動更當如此。”
二、潛心修煉專業能力“班主任的專業道德是核心,專業知識是基礎,專業能力是目標。”專業能力包括:研究學生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和利用、開發教育資源的能力等等。
1. 研究學生的能力——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六種不同的教育策略:內斂型(大膽啟用,樹立自信促成功);乖巧型(放手鍛煉,不斷鼓勵促進步);活潑型(擺設平臺,因勢利導促提高);頑皮型(揚長避短,逐漸自律促發展);沖動型(迂回教育,同理共情促冷靜);特需型(欣然接納,持之以恒促覺醒)。“優秀的班主任用教育信念鼓勵著自己和家長朋友們:一步一步地走,漫漫長路有盡頭,培養孩子永遠不能放棄。優秀的班主任用教育的智慧,激勵著自己和家長朋友們:讀懂學生這本書,研究和實施科學的教育方法,就能夠幫助每一個孩子都成功地站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2. 組織協調能力——各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學生和學校之間的關系……“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促進人的發展,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要實現這種理想的教育。老師要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要給學生和家長提供理解寬容的教育服務,提供平等尊重的教育服務,提供真誠友善的教育服務,提供精神引領的教育服務。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多贏的效果。”
3. 處理突發事件能力——變“來勢洶洶”為“潤物無聲”。教師需遵循的原則:教師的了解、傾聽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基礎;學生的自我教育是目的;要在合理巧妙地處理事件的過程中顯示教師的教育智慧。利用、開發教育資源的能力——生活處處皆教育。
三、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1. 美德故事教育是優秀班主任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意識。“謙讓”——六尺巷:清,宰相張廷玉和葉侍郎,安徽桐城,‘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2. 反思與總結是一種習慣。培養團隊精神的小游戲:小蜈蚣前進賽。
3. 教育科研——自己設計的同學錄。
四、和諧的班級文化是班級建設的靈魂1. 無言的環境會說話。校園環境布置及班級個性布置,雅的主題。
2.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十個一”行動。一個字、一本書、一句話、一枚班徽、一面旗幟、一對形象大使、一首班歌、一盤樂曲、一個網頁、一個編輯部。
五、精心設計班級活動。節日文化,網絡文化,電視文化,閑暇文化……讓孩子在書海中暢游,在自然的懷抱中徜徉,在藝術的長河中流連,在勞動中體驗幸福,在運動中感受快樂。
六、知識樂園,精神家園——以德養德,以文載道。“我不承認沒有教育的教學。——赫爾巴特”“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蘇霍姆林斯基”
1. 情境體驗中提升精神追求——《檢閱》后的運動會
2. 教學實踐中獲得生命增長點——田園風光詩歌創編
3. 閱讀拓展中拓寬人生的寬度——大手套的故事
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私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每個孩子的心同我們的話發生共鳴,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蘇霍姆林斯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產生最佳教育效果的重要條件。”
1.將心比心,同理共情。
2.真誠取信,和諧快樂。事實證明,學生對老師的信任程度有多高,老師對他們施以的教育影響就會有多大。
3.筆談交流,深度溝通。
4.玩出名堂,童心永駐。
5.時尚元素,精神引領。“請你幫助學生成長為具有人性的人。只有在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構建和牽引高尚靈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們要給予學生寬容、理解、尊重和真誠,要無私地給他們提供精神引領的服務。
八、家校溝通1. 網絡助教
2. 評語激勵
“個人各秉特殊之天性,教育即當因個人之特性而發展之,且進而至其極。——蔣夢麟”
3.通訊聯絡
5. 家訪互動
后記:
若要一輩子高興——做人;若要一個人高興——做夢;若要一群人高興——做老師。若要一個班的學生高興——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