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農村創新型智慧班主任工作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林格曾說過:人的根本在心靈,教育應回歸心靈的深處。鼓勵的言語,誰都喜歡聽。無論大人與小孩,都喜歡別人的贊美。一句美言傳達著心靈之間的賞識。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俯下身子關愛每一個孩子,傾聽每一個細微的聲音,就會贏得學生們至高無上的尊重。我想:班主任應像一團烈火給學生全身心的溫暖,又要像一彎活水,用甘露滋潤學生的心田,更要像暗夜中的一盞明燈,照亮學生青春前行的路程。農村學生大部分家長在外打工,自己留守在家,缺少親情的撫愛。任性、頑皮、惡習滿身皆備,家長的話是耳旁風,更有甚者會對父母吆三喝四。社會,家庭給農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了學生,班主任就要細心,耐心,用盡渾身解數,呵護好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沐浴在愛的陽光里健康快樂的成長,一路歡歌笑語。有多少次苦口婆心的勸說,有多少次彼此心靈的碰撞,有多少次浪子回頭的喜悅,都無法從頭細數。為了做一個學生、家長認可的班主任,自己苦點累點都是那么理所當然。扎根山區將近20年來,學生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學生在變,我也在變。變了容顏,增了見識。生命就在教育的平臺上輪回,點滴班主任工作經驗淺談如下:
一、綻放成一朵“四心”花兒般的班主任
擁有“童心、慈心、熱心、公心”是班主任的快樂法寶。心理學家布魯納說:“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強的表現欲,心中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面對一群青春發育期的學生,班主任就要擁有一片愛心。默默的付出,不談收獲。
1、童心
童心讓人永遠活力四射。在教育這片凈土上,育人先育心,心的冷暖要用情感來取暖。學生千差萬別,獨生子女頗多,個性飛揚跋扈。作為班主任,要想建立一個和諧、上進的班集體,就要俯下身子走近學生的內心,關愛學生的生活點滴,尊重每一個學生。如何接近這群孩子呢?日常生活中,找學生談心,和學生一起唱歌,拉近距離,讓學生對自己沒有戒備之心,什么都愿意跟自己傾訴,結成忘年交的友誼。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經常和學生唱歌,唱一唱《讓我們蕩起雙槳》、《感恩的心》、《不想說再見》等歌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也是一個老頑童。歌聲飛揚,心情放松而愉悅。時間長了,學生就喜歡敞開心扉傾訴衷腸,在傾聽中,就會發現學生的心理發展動向,想一些對策,就在生活中給學生排憂解難。一份關愛,多了一份彼此的依戀,師生情誼更加濃厚。
2、慈心
人之初,性本善。班主任心懷善良的慈心,尊重是師生之間友誼的橋梁。學生最討要用成績數落自己的老師。對待參差不齊的學生,交流時,不論成績優劣,都一視同仁,信任、鼓勵、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做一個學生慈母般的班主任。一個班級總是又調皮的學生,這一些學生很難征服,沖動、任性、頂撞,叛逆行為頻頻出現,這樣的學生要用慢攻的心術,急會讓學生越走越脫離軌道。班主任既要在面上抓好班級風貌,又要在點上細致深入地管好頑皮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感各方面。叛逆行為,讓人防不勝防。頂撞、上網、逃學、打架是家常便飯,知錯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反反復復的折騰。班級中的一系列不盡人意的事情,就要用一顆慈母之心來對待,不能一棍子把學生打死。班主任的寬容會給一個浪子回頭的機會。強忍心中的怒火,細心觀察學生的每一個舉動,把學生的家庭狀況、個人興趣、愛好,時刻裝在心里,針對學生成長階段出現的問題,耐心的去幫助學生。剛柔相濟,既要有“和風細雨式”的開導,又有“疾風暴雨式”的嚴厲批評。用慈母心感化班中的棘手分子,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當學生意識到班主任是真心為自己好時,無論是和風細雨的勸導,還是嚴厲的斥責,學生都會心悅誠服的接受。班主任用自己的實踐,證實著“親其師,信其道”。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一個班集體也就有了凝聚力,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建立一個銅墻鐵壁的好班集體。
3、熱心
班級工作千頭百緒,苦差事,就需要班主任的高度熱忱,肯吃苦,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為人師表為首位:班主任的德才學識、情感人格、言行舉止等都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影響。池塘不能沒有水,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則把教師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奧秘”,“把整個心靈先給孩子們”成了他的座右銘。一名好的班主任既是知識的塑像,更是愛的化身,只有不斷加強自己業務素質的修養,才能的接近學生,教育好學生。每天都要熱心倍增,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折不扣。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班主任的穿著打扮要樸實、大方、做人方面要正氣,大氣,給學生作好表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學生、培養學生。多讀書,讀書能使人優雅,聰慧,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把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班主任無比信任與崇拜。以德為先,以愛為本,以理服人,把自由和民主之風真正帶到自己的班級里,把尊重和關愛毫無保留的帶給學生。熱心解決現實中的每一次困惑,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跟上時代的步伐,樹立自己的形象,做學生心中的智慧型教師。
4、公心
學生心中都有一桿秤。別看學生人小,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出好與壞。在班級管理這一塊上,班主任不能過于偏愛班委會的學生。過于信任班委會的學生,就會出現偏心的教師。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每一個學生都是班級的管理者,是班級的小主人,都有資格為班級出謀劃策,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看到很多的班主任,從初一就培養起自己的小助手,這些小助手也是成長階段的學生,身上也有很多的壞習慣。但是,有些小助手的壞習慣再多也是某些班主任眼里的小紅人,貼心人。就憑小助手這么一說,班內誰誰不好,班主任就會全然相信,聽一面之詞,就去斷案。不去調查,不去談心與溝通,對著學生劈頭蓋臉的批一頓,學生不敢怒,只能把偏心的種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偏心如影隨形的跟隨學生一生,揮之不去。偏心重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更不利于班集體的和諧發展。小助手可謂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對班級工作幫助很大,也有很大的弊端。班主任工作中,視每一個學生是班級管理的小助手,每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從不另眼相待。用自己真心的愛去感召學生,犯了錯誤,對事不對人,嚴愛相濟,不偏不坦,師生感情融洽。每次班主任交流時,聽有經驗的班主任眉飛色舞的炫耀自己的小助手時,我就反省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是否有差錯,小助手雖好,往往是培養了幾個,耽誤了一大批學生,成長階段的學生,誰能預言哪個學生的能力差,哪個學生將來混的差,給每一個學生在成長中鍛煉的機會,比給幾個學生鍛煉的機會,收到的效果會更好。面對教師的偏心,一直很困惑,但仍堅持著自己的堅持,不斷探索新思路,努力做一個學生心目中公正而完美的班主任。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影響學生內心世界時,不要挫傷他的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自尊心。”用真情容納每一個學生,不論其優劣,我們才會桃李滿園。
二、做一名農村創新型智慧班主任
農村辦學難,教學條件差。學生接受教育又一定的局限性,音體美的培養,相對薄弱一些。學生除了啃書本,還是啃書本。學校活動少,學生見識少,勞逸結合效果很差。困難就擺在這里,克服困難,力爭向上。利用限有的資源,大膽創新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各種表達能力。
1、舉辦征文比賽。舉行各種各樣的征文比賽,班主任帶頭寫例文,張貼在班內,讓學生點評,共同度過美好時光。征文比賽的結果公布,發獎品。
2、舉行演講比賽。充分利用學校組織的演講活動,在班內開展演講活動,鍛煉學生的說的能力。班主任給學生搜集資料,做學生的小助手,鼓勵學生大膽、放開,給演講增添一抹溫馨的色彩。
3、舉行豐富多彩的課前2分鐘活動,自我展示平臺。課前兩分鐘,由學生主持,開展成語接龍,繞口令,猜謎語,講故事,腦筋急轉彎,精美語段展示,即興演講等方式,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提高說話能力。
4、開展多樣化的寫作方式,給學生以廣闊的創作空間,讓學生愛上生活,愛上身邊的每一個人。
(1)用插圖進行片斷說話訓練。利用一些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擴展充實,把插圖還原成富有個性特點的作文來。
(2)完善“手抄報”活動,發揮課外作文興趣小組的優勢。
各組建立“手抄報”小組,不定期的開展評比。為學生樹起同齡人,身邊人的標桿,讓學生感到寫作文并不難,別人行,我也行;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登臺亮相。時代進步,學生在變,班主任也要變,班主任要和學生一起成長,真正做到教學相長。讓學生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讓山區孩子的智慧升華。
李鎮西老師是全國著名的教育專家,他在講座時說過班主任的智慧----班主任最好具備的技能有:說話要有感染力;善于從生活中找到談話的切入點;要學會講故事;要有幽默感,要學會自嘲,要有一顆從容的心;要學會談心,傾聽、尊重、理解每一個學生,把每一個學生作為自己的教育資源。在山區工作多年,一直盡最大努力的干著,總想讓自己的愛像春天一樣沐浴滋潤著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們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健康成長。新時代對農村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提出了新的理念。我也在用真心、動真情呵護著每一個學生,加強自身的修養,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每一個學生,努力做一名富有智慧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