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對小學品德教學工作的影響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1、班主任的素質決定小學品德教學工作質量。
學校德育工作計劃的實施,首先是通過班級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的。學校德育任務的完成,是通過班級具體來實現的。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直接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素質、能力水平直接決定著學生的道德精神風貌,決定著班級德育工作的質量,決定著學校德育任務完成的質量。班主任必須把德育工作作為自己工作的核心內容,緊緊圍繞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精神面貌展開,密切關注學生這方面的變化和要求,把學生品德面貌作為評價自己工作的標準。因此,班主任必須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以適應學校德育、班級德育工作的需求,確保德育工作的質量。
2、班主任是小學品德教學工作的設計師。
馬克思說:“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班級德育工作的總體設計師是班主任。班主任要根據其職責、任務,本班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并與學生一同設計班級德育的總體目標(即學生應達到的道德精神境界)、階段目標(即總體目標的實現分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具體的實施方案等。有無這個設計和設計所達到的高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道德精神追求和班級德育工作的質量。這個整體設計是班主任的精神風貌、道德修養和精神追求的綜合反映。
3、班主任是小學品德教學工作的落實者。
班主任既是班級德育工作的總體設計師,又是總體設計的落實者。班主任以經營優秀班集體的輿論特點、信念特點、情感特點、意志行動特點、行為習慣與途徑,以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水平,使學生真正把總體設計變成自己的內在需要和內在動力為核心,促使學生在優秀班集體中形成良好的品德,獲得精神的成長,品德不良的學生得到凈化,促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每一個人都應為集體盡一份責任,每一個人都應努力把班級建設成一個學習和成長的好地方。要實現這一點,沒有班主任是不可想象的。
4、班主任是小學品德教學工作經驗的提升者。
班主任德育工作相當繁雜,既包括經常性的德育工作,如日常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紀律教育,勞動教育等,又包括突如其來的臨時工作,如班級里發生的思想、道德、紀律等問題,甚至是意想不到的事件的即時處理。既包括定期的或周期性的工作,如每學期一次對每個學生的操行評定、三好學生的評選和獎勵工作,又包括學校、社會附近的一些無規律的工作,如配合社會重大事件的時事教育和國情教育,還包括一些時效性很強的工作,如入學常規教育、畢業班的職業理想教育和思想工作等等。班主任工作可以說是學校中最繁重和復雜的工作,也是最富有挑戰性和教師職業特色的工作,這對教師的人格、組織能力、交往能力、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研究學生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班級德育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就顯得非常必要,它不僅有助于更有效地作好班主任工作,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而且有助于豐富和發展教育科學理論。而這一工作只有深入一線的班主任才能勝任。
5、班主任是小學生品德效仿的榜樣。
班級是學生學習、成長的直接環境,而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與學生有著最頻繁的接觸,班主任的形象很容易成為學生直接學習的榜樣。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服飾、愛好以及治學態度、工作作風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發生著教育影響。教育實踐證明,班主任的工作自始至終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學生的人格,用自己的心靈鑄造學生的心靈。
6、班主任是溝通家庭德育、學校德育和社會德育的橋梁。
班主任是溝通學校與家長、社會相互聯系的橋梁。學生家庭的影響,家長教育的成果,是構成班級德育的基礎,如果這種影響和教育是正確的,就為班級德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班級德育工作開展得更順利、更有成效。因此,班主任必須通過各種方式促使家庭德育與班級德育保持一致,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班主任還要了解和分析社會上存在的對學生品德生成與發展的各種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以便做出有效的選擇和預防,而且還要取得社會有關方面的支持,共同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利用自己的地位,主動爭取各種教育力量的配合,控制教育的最佳條件,實現學校德育、家庭德育、社會德育的統一。從這種意義上說,班主任是各種教育力量和影響的不可替代的控制者和協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