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引導中學生健康上網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日益廣泛和深入,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網絡正在逐步進入人們的生活,許多學校都在努力普及電腦,鼓勵學生在信息時代占據有利地位,許多家長給孩子購置電腦,參加各類網絡學習班,讓孩子到網絡上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卻又出現許多學生上網癡迷,接受不良信息,導致一系列問題發生。社會各界輿論紛紛,有的認為中學生在網上可以學到更多知識,支持他們上網,而有的則認為網上不健康東西太多,不應該讓學生上網;有的不了解網絡,聽之任之。網絡有好有壞,關鍵在于怎樣去引導學生(特別是中學生)健康上網,下面我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一、班主任應當具備一定的網絡知識與經驗。
只有班主任自身具備了上網知識和上網經驗,才能與學生在網絡方面有共同的話題,才能與學生交流,教育才有說服力。
二、正確認識、看待網絡。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中學生上網的利,肯定網絡給中學生帶來巨大幫助。互聯網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這大大方便了中學生的學習,因此,就出現了遠程教育,我們可以在網上學到更多的知識,感受遨游學海的樂趣。而信息技術時代的來臨,中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主人,更需要盡快掌握信息技術,占據有利地位。可見,網絡對中學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要營造積極健康的上網觀念,由于大部分學生不了解有關教育網站,上網是為了打游戲、聊天來消磨時間,而不會利用教育網進行學習。因此我向學生們介紹了一些優秀的教育網站和指導他們如何搜索和下載學習資料和學習方法,積極鼓勵學生上教育網站進行學習。
三、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科學性、準確性、及時性、循循善誘。
部分學生癡迷于上網主要是心理有了一定的障礙。所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是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意在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克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這些學生通常在開學初就沒學習的動機,家長不和他們交流,放學后就到自己的臥室中上網,其他什么事情都顯得不重要了,只有上網能提起他的精神。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他們經常隱瞞家人外出。所以這就需要班主任正確引導。于是我也申請了QQ,主動找到他們談心,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通過了解,他們一開始并不沉迷于上網,只是在學習上,生活上不受到家長老師的重視,失去了信心。我針對其心理障礙耐心地進行了輔導,使其明確學習目標,充分肯定各方面能力,特意安排了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一起同坐互相交流學習,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大多數學生信心足了、學習上來了、人也開朗了。
四.要為學生保守秘密。
當學生因上網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時,往往會涉及到個人和其他人的隱私,對于這些隱私問題和學生不愿公開的問題,班主任決不能予以泄露,即使是對其他教師和學生家長,也不予以公開。如果泄露學生的秘密,不僅會失去了學生的信任,而且還會造成其他的后果。
五、端正家長對上網的認識,加強與家長的配合進行家庭教育。
大部分家長由于自身對網絡不甚了解,過多干預子女上網,這樣做只能是適得其反,甚至導致學生的反叛心理。因此與家長進行相互溝通,端正家長的看法使得能夠辯證地看待上網問題。另外向家長們推薦反黃軟件,以防止在家上網的學生瀏覽黃色網站。
六、呼吁社會創造屬于中學生的網絡游戲文化。
現實生活中,中學生上網所引發的各種問題己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家長和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網吧管理的無緒,地下黑網吧屢禁不止,黃色網站層出不窮,自制力、辨別力不強的中學生沉迷于網上聊天的中學生無力自拔,甚至滑向犯罪的邊緣。心懷不軌的人將黑手頻頻伸向涉世不深的中學生,慘劇接連不斷地發生。許多媒體將網絡稱為"電子毒品"實不為過。網絡不是天堂,網絡也不是地獄,利用好網絡,關鍵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免疫力,自覺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識,學習網絡知識,進一步挖掘網絡的新用途。以主人姿態迎接網絡時代的到來。所以創造屬于中學生的網絡游戲文化,引導他們關注網絡游戲背后的文化內涵,正面看待網絡游戲,激發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是解決他們沉迷網絡游戲問題的良好途徑之一。
總之,在網絡這個大染缸里,中學生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幾個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學生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作為班主任更要善于引導中學健康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