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四項能力的修煉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要做好工作,首先需要一種理念,需要一種智慧,需要一種奉獻,需要一種藝術,需要一種能力,更需要一種愛心。學校質量的提升支撐點在班級。班級是學校發展重要的基礎,班主任在質量的提升中其作用十分巨大,建立一支觀念新、能力強、數量足、素質高的班主任隊伍,是一所學校的打造品牌、塑造形象、健康發展的根本。我們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同樣的道理,“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班級”。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始終是學校教育的一項根本任務和重要課題。
??如何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水平,這是一個很難窮盡的大話題,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前段時間再次閱讀任小艾、魏書生、張萬祥、孫維鋼等著名教師關于班主任工作經驗介紹時的一些感受認識,題目暫且就叫“班主任四項能力的修煉”。其中很多觀點與事例來自他們的發言,這些觀點與事例已經是教育的經典,今天即使是再一次重溫也是有價值的。
??一、愛的能力的修煉中國目前研究班主任的一個著名的教授、博士生導師班華。他提出了一個理論。班華教授這樣說,班主任專業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班主任應該是學生精神生活的關愛者。當然這個理論并非新的,它只不過是蘇霍姆林斯基、愛默森、阿米契斯等關于“愛”的教育的另一陳述方式。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班華教授的這一陳述中非常明確地提出了“關愛”的焦點是學生的精神生活,如果考慮到目前物質生活豐裕而精神生活貧乏這一現實背景,這一陳述彰顯出班主任工作的特點,更明晰地揭示了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艱巨性。這也許是這一理論在繼承中的一種發展。
??怎樣做一個學生精神生活的真正的關愛者?一直以來我們總說愛是無私的奉獻,強調愛的付出,這當然是對的,但這是不是就是愛的全部?如果我們付出的愛總撞不開學生的心扉,總消融不了學生心中的塊壘,總激不起學生心海的漣漪,總不能讓學生的心田開花結果,那么,我們是否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愛?愛是一種情感的交流,愛需要得到回應,愛要呼喚起愛。
??大家一定知道一部熱播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叫《中國式離婚》,作者王海鸰。電視劇拍得太昏暗了,太陰暗了,看完了讓你覺得很不舒服。王海鸰的原作寫得還是不錯的。這本書中,王海鸰首次在婚姻的問題上提出了一個新的見解,說,愛是需要一種能力的!
??老師們,愛是需要一種能力,什么能力呢?這個能力不是說我愛我的愛人,我愛我的學生,這就是能力,王海鸰提出的愛的能力是什么呢?她說:那是讓你所愛的人愛你,這是愛的能力。
??不能讓你所愛的人愛你,這證明你有沒有愛的能力。王海鸰說,我就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就離婚了。她老早老早就一個人帶著兒子生活到現在。那么王海鸰在這里確實提出了一個很高明的見解,愛是需要一種能力的,能讓你所愛的人愛你你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但是怎么能讓你所愛的人愛你她沒講。
??任小艾曾給她詮釋一下,很簡單,就是你能深深地打動你的愛人一次,他保證愛上你5年不變心。
??夫妻尚且如此,師生更要有這種能力,不是你光你愛學生就完了,你要讓你所愛的學生也愛你,這是愛的能力,教師愛的能力呀。只有你愛的學生反過頭來愛你了,這個教育的奇效才會發生,有很多學生因為喜歡某一個老師而喜歡他的課;因為愛某一個老師而不厭學。因為愛這個老師而奮發向上。不能光說,我愛你們,學生說:我不愛你!那不行,你沒有這種愛的能力。那怎么才能讓你的學生也愛你呢?很簡單,你就要經常不斷地去打動他。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在學生心靈深處耕耘的人。你要想打動他呀,你要經常地去動其心啊。你要讓學生的心靈受感動。那怎么才能讓感動他呀?今天的學生可和過去的不一樣。今天的孩子,他一方面是物質生活的富翁,另一方面是精神生活上的乞丐。他渴望得到尊重平等民主理解信任。所以,教育家愛默森說過一句話: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誰掌握了這把鑰匙,誰將獲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以愛動其心,以言導其行。嚴格的要求不僅僅就是訓斥,嚴格,一樣可以溫柔地去表達,可以用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的方式來表達,這是一條教育原則。
??霍懋征,這個名字大家并不陌生,1956年被評為全國首批特級教師,中國現代百名教育家之一,她曾先后提出設立教師節、制定義務教育法等若干重大建議。周恩來總理曾經評價霍懋征是中國的“國寶”。!新一代領導人稱霍懋征為“中國小學語文界的泰斗”。去年春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臨霍懋征的家,拜訪她。并且親筆手書“把愛獻給教育的人”,掛在她的家。她怎么就成為國寶和泰斗了呢?霍懋征在小學從教60年,有四個從沒有。第一個從沒有:從教60年,從沒有和學生發過一次火。第二個從沒有:從教60年,從沒有請過一個學生家長。因為學生犯錯把家長請學校了。從教60年,從沒有懲罰過或變相懲罰過一個學生。第四個從沒有:從教60年,從沒有讓一個學生掉過隊。大家都是班主任,60年做到這四個從沒有,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當然,我們并非苛求大家去做到這四個沒有,我們也應該從我們的實際情況出發來看待這四個從沒有。我們的學生都已接近成年,較小學生而言,他們已初步形成自己是非判斷能力,心智比較成熟,有一定的責任的承擔能力。因此,偶爾發點火,畢竟我們大家都是凡人,必要的時候請請家長是無可厚非的。但霍懋征四個從沒有中蘊含的教育的真諦是需要我們大家去體會領悟學習,這個真諦就是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平等民主信任。同時這四個沒有還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班主任要剛柔并濟,但重要的是以柔克剛,要把百煉鋼修煉成繞指柔。
??二、班級管理執行力的修煉我今天運用了班級管理執行力這個短語來表達自己的一些粗淺的看法。應該說班級管理執行力的修煉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最具實際意義的內容之一。什么是班級管理執行力,就是班主任把對班級建設的“高端愿望解碼成細節要求并在日常管理中予以落實”的一種能力。任何一個美好的宏圖,任何一個遠大的目標的實現,最終必定落實在細節上。老子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講得就是這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最難完成的事情和最容易完成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簡單的事情。而成功就在于簡單的事情重復。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說它不簡單,是因為追求完美的細節,是需要高度的責任心、敬業精神和嚴謹求實的態度,它要求你必須付出數倍于別人的努力,才能取得超越他人的成績。
??所以,我們閱讀一位真正優秀的班主任,在強烈感受到他們博愛的胸懷的同時,必定能看到他們班級管理中細節之處的熠熠光輝。而根據我們自己多年的經驗,凡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它的常規工作總是做得很扎實很出色;相反,一個缺乏競爭力的班級(問題),它的問題首先體現在常規上,如教室總是臟兮兮,儀表總是亂糟糟,秩序總是亂哄哄。班主任一定記住,只有抓好常規,才能保證學生在一個穩定的情態中以一種優秀的習慣有效地學習。
??因此,班主任要有能力把這種愿景解碼成班級日常生活的細節要求。這種細節要求必須是學生可以執行的。班主任對所有要求執行的細節必須“步步跟進”步步緊盯。尤其在良好習慣的成形階段。這在班風營建的初始階段尤為必要。在這一階段,我甚至感覺不仿大事寬容、小事嚴格。在班級管理具體工作中,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能否制訂出一套好的班規。簡單地說,“好”的標準是我們制訂的班規是具體可行的,既有利于班級建設、學生的發展又得到學生的歡迎。魏書生當班主任,他們班有上百條的班規班紀,但沒有一條是他定的。不奇怪,為什么?從第一條班規班紀開始,怎么定呀?班里出了問題了,全班開會,然后大家討論一下,學生自己說,老師這事咱們以后得定一條紀律,定什么紀律?你說說,你說完了大家同意嗎?贊成的同意舉手,都舉手,有一個沒舉手那你申訴理由,最后全同意了,好,這就算咱班第一條班規。既然是同學們自己定的,大家又都共同舉手通過了,我們要自己執行,不能執行的請舉手,沒人舉手的,通過,就這樣一條一條誕生了。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在魏書生極高的人格魅力和威信之下,這種民主更易達成,而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很多阻力。這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要做更多準備工作。
??2、能否建立起全班的職責系統。在這個系統中,除了班委骨干外,還要盡量明確每位學生在班級中的位置和責任,使學生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和尊嚴。為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就要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班級中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擔負一項具體的工作,人人都為集體作貢獻,人人都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在這種廣泛的參與過程中,使學生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覺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而形成責任意識。
??3、能否對人、事、制度進行有效的整合,建立起完善的“班級自主管理和監督”體系、績效評估體系,形成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時時有人干”的機制。
??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有幾條原則必須要遵循。一是班主任做班規的模范者,要深入學生,在與他們同甘共苦中一點一滴地培養起感情,逐步樹立起個人的威信;二是每個管理環節都要體現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和信任,每個細節都要融入感情,用符合教育規律的東西來對待學生,在我們的工作中體現應該是教育的科學和藝術,而不是個人情緒化的性格特點;三,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班級管理也要做到張弛有度,松緊得當。第四,不要把民主尊重表現為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這些都是班主任的大忌,沒有學生會尊敬或愿意跟隨一位畏首畏尾的班主任。
??如果掌握不住這幾條原則,我們的管理很可能變成機械式管理,要么在種種約束中逐漸喪失生機活力,最終變成死水一潭;要么由沉默中滋生出反抗,班主任和學生走向對立,班級走向渙散,就會發生班主任說話無人聽,做事無人跟,毛病有人挑的糟糕情況。
??三、捕抓教育時機的能力修煉善于捕抓教育時機就是善于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場合,選擇正確的對象講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教育時機,要善于小題大做。大家如果聽過或看過魏書生、任小艾、張萬祥等班主任經驗介紹的,一定會折服于他們捕抓教育時機的能力。比如任小艾抓住學生過生日的時機酣暢淋漓發揮其教育功能,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項能力的修煉,關鍵有二。第一,改變思想觀念,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方法,不要用一貫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用一貫的方法解決問題,不要把一件事僅僅當成一項單純的工作來完成,否則我們就會錯過一次又一次教育的好時機。一滴水映照大千世界,一粒沙閃鑠金子的光芒。同樣,一件細小的事,可能蘊含著巨大的教育價值。第二,要做到四心:有心、用心、細心、耐心。做到有心發現,用心挖掘,細心準備,耐心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捕抓的教育時機主要有那些呢?
??1、珍視新起點(第一次)。每當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學生無論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都處在最佳的活動狀態,因為上進心、自尊心驅使他們要為自己確立新的目標。這種情況下班主任一定要珍視與學生的“首次效應”,如第一次報名時與學生的對話,第一堂課與學生的交流,第一次批改學生的作業,第一次開展集體活動……所有的第一次都是新的起點,抓住新起點,班級就會有新景象,教育就會有新效應。
??2、閃光點出現時。渴望表揚是人的本性,當取得成績并得到師長的充分肯定時,就會自然地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信念,也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得到了別人的理解和肯定。這時如果能抓住這個時機,暗示其不足,學生們一定樂于接受。
??3、遇到挫折時學生遇到挫折時,如果思想再受到壓抑,就很容易產生感情障礙。這時,學生們最需要老師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理解和鼓勵。
??4、出現錯誤時。出現了錯誤,常常有是一個有利的教育時機。所以當學生出現錯誤時,老師不要簡單粗暴地呵斥一頓了事,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事情中隱含的積極因素。
??5、社會熱點。社會有熱點問題,學生中也有自己關心的熱點話題。由于信息的四通八達,孩子們所關注的許多問題已決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了,除了班級中出現的新情況外,也可能會是大人們言論的焦點,甚至國內外的重大事件也會成為他們喋喋不休的熱點問題。班主任要準確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理論與實踐結合方面給予恰當指導和引導,如開展主題班會,舉行小小辯論會等。
??6、各類活動。每次活動對班級建設都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組織得當,它是進行紀律教育、熱愛集體教育、團結互助等教育的很好機會;組織不當,敷衍了事,可能造成集體性自尊心的傷害,乃至影響班主任和學生的感情。班主任在組織開展活動時應注意:一是讓學生感覺到你對活動足夠的熱情,足夠的支持;二是比賽類活動的結果不理想時,班主任一定要充分挖掘活動過程中的積極因素,做好安撫鼓勵工作。
??其他:是師生情感非常融洽的時候。是學生正當、合理的要求得到滿足的時候。
??四、后進生轉化能力的修煉要創建優秀班集體,必須關注后進生,把眼睛盯在最后一名學生身上,不讓一名學生掉隊。做到嚴愛優等生,博愛中等生,偏愛后進生。有如果我們的班主任都這們做了,我們的教育才是高質量的教育。對后進生管理班主任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轉化后進生是班級管理的重頭戲,然而,后進生的教育經常令班主任頭痛不已。可以說,轉化后進生是班級管理“永恒的主題”,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體現。做好轉化后進生轉化工作,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尊重學生,師生平等。尊重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并且幫助后進生和班級同學建立和諧關系,可贏得后進生的信任,增加心理相容性,幫助他們解除顧慮,同時大膽吸收這些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
??促使他們從不好的習慣勢力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逐漸培養起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班主任將感情的立足點完全轉移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平等待人的民主風氣,更激勵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愛戴,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溫暖,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是熱情鼓勵,激發上進。要善于從后進生身上了解他們的志趣和個性特征,觀察發現他們時隱時現的閃光點,及時了解、掌握后進生的內心世界和行為表現,激發其上進心和積極性,作為教育轉化他們的突破口和推動其前進的動因。對后進生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五多”:多個別談話、多溝通家長、多表揚鼓勵、多正面疏導、多指明方向。
??三要善于家訪,巧用合力。學校與家庭的合力作用是毋須置疑的,要努力使學生的家長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主動與老師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密切配合學校的工作。
??四要在教育轉化工作中應耐心期待他們轉化。
??后進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轉化過程中,后進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的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 “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后進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如果沒有一個長期、耐心教育轉化后進生的心理準備,教師很容易喪失對他們的信心,甚至認為他們已經 ‘無可救藥,沒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鍬挖不出一口井來,一口吃不出一個胖子來”,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長的時間,更何況是塑造人的靈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