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方法:師愛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愛是班主任與學生心心相印的融合劑,是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熱愛一個學生就是塑造一個學生,厭惡一個學生就等于毀掉一個學生。做為一個班主任老師,“師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靈魂。
1、博大的胸懷是愛的前提
海納百川,有容納大。比大海還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廣的應該是人的胸懷。一個有寬廣胸懷的教師怎么能不受學生愛戴?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效其行。作為班主任老師要想給學生愛,首先要讓學生愛你。唯有教師的人格高尚,才能有學生心靈的純潔。班主任老師用陽光的心情品味陽光的味道才能給學生陽光。何為教育,教育就是人格對人格的教育,教育就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化。
2、了解是愛的根基
師愛應該建立在我們對每一個學生全面、深入、客觀的了解的基礎之上。當我們接手了一個新的班級,要盡快著手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愛好、脾氣秉性、興趣特長、家庭情況、學習狀況、學習特點等,熟記于心,這將為我們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創造前提,為我們選準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創造條件。
3、尊重是愛的保證
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尊重、信任永遠是教育成功的砝碼。以尊重為前提的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給予他們適度的寬容與諒解、體諒理解他們的難處與苦衷、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說任何傷害他們自尊的話語等等這些都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我們要像保護珍貴瓷器一樣保護學生的自尊,不要在那上面留下難以愈合的傷痕。我們應該明白:一個沒有自尊的學生是燃不起奮進的雄心的。
4、平靜的欣賞差異是愛的關鍵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班主任老師要平靜的欣賞差異的美麗,正所謂十個指頭長短不一,學生個性存在差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尤其是那些“學困生”和我們眼中那些所謂的“問題學生”。事實上,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帶領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過程。我們在班級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與忽視這種差異有關,其實我們不可能打造出一個模式的學生。,從學生的差異出發,因勢利導,采取有針對性的做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不斷發展,引導他們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尊重差異就是對學生潛能的尊重,我們不應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有這樣那樣問題的學生,而應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看到自身的價值,鼓起他們自信的風帆,讓每個學生都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5、鼓勵、贊揚與熱情的期待是愛的潤滑劑
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德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班主任老師不要吝惜對學生的表揚與贊美,其實它是促使學生進步的助燃劑。在學生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在他們獲得成功或獲取點滴進步時給予由衷的贊美,讓他們時刻感受到你對他熱情的期待,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勵作用。馬卡連柯(烏克蘭)說: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而夸獎是點亮希望之燈的最好辦法。班主任教師不要輕言放棄,老師期望學生成為什么,學生就會成長為什么。班主任同時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時時關心學生,多給學生一些情感上的理解,多給學生情感上的期待。當你信其可行,他便可行;當你信其不可行,他將萬劫不復。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與人為善、人自善良。愿“師愛”如高山的流水永遠那樣輕盈、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