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表揚與鼓勵的藝術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3-21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弊鳛橐幻嘀魅危獣r刻關心學生學習的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及時地加以引導、表揚、鼓勵。班主任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就能喚起他們的自尊心、自強心,激勵他們發(fā)奮學習,戰(zhàn)勝困難,產生強大的內在動力。表揚是對學生取得成績的公開贊美,其目的在于鼓勵先進,激勵后進,使正確的思想和言行得到認可,并發(fā)揚光大。學生都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希望自己的成績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當他們的進步得到承認并受到表揚時,就會萌發(fā)欣慰、幸福的內心體驗,從而滿足自尊需要,激發(fā)他們采取更加積極的行動,去爭取更大的成績。
回憶我中小學時期的歲月,班主任對學生的表揚次數(shù)很少,往往只表揚學習比較好的學生,其他方面則很少關注,比如有的學生繪畫和體育比較好而學習成績卻一般,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往往很少表揚。表揚用語也比較單調,所用只不過“某某某學習成績真不錯"之類的話語。自然,從總體上來看見效甚微。
那么,作為班主任應該怎樣表揚自己的學生才能發(fā)揮其積極作用,激勵學生取得更全面的發(fā)展呢?下面我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首先,班主任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表揚用語。語言激勵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激勵方式。孩子愛聽表揚,根據(jù)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如遇學生表現(xiàn)出色,及時表揚,既能使個人獲得滿足感,又能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學生往往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而教師給學生的鼓勵和表揚正是學生所需要的,他覺得自己在老師心目中是很重要的,自然而然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此外,教師的鼓勵與表揚又會使學生充滿自信心,更積極地用語言和繪畫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其次,班主任要把握好表揚的“度”?!岸取钡陌盐粘潭?,直接關系到表揚效果的“質”,因此,班主任應善于把握“度”,做到表揚有“度”。表揚是通過外部動機的作用,使被表揚者造成一種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引發(fā)行為動機,強化其正確的思想行為。行為科學表明:每個人都對自己有一個“期望值”。若表揚等于“期望值”則效果一般;若表揚小于“期望值”則效果差;若表揚大于“期望值”則效果好。若表揚過度,則給人以“廉價表揚”之感。多年的實踐表明,表揚學生應有分寸,客觀、合理、公正、公平。對于“問題生”應“優(yōu)先”考慮給與表揚,重點表揚。可能班主任的一次不經意的表揚便能激發(fā)“問題生”的上進熱情,從而促成轉化。對于“優(yōu)等生”應“慎”表揚,多鼓勵。適當有“度”的表揚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典型性:表揚應考慮到在學生中的典型性,受表揚的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應確實比班級里一般同學表現(xiàn)突出或是帶有某些需要肯定的特點,這樣使學生學有榜樣,既教育了個體,又教育了集體。
(2)及時性:當一件先進事例發(fā)生時,班主任應抓住時機,立即作出積極的反應,及時給與肯定與表揚。這樣不僅能維護作出先進事例者本人的積極性,還能促進班集體向上的心理產生。
(3)發(fā)展性:作為班主任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注重觀察每一個學生的細微變化。每一個學生都是發(fā)展變化的個體,要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給與肯定和表揚。
(4)范圍性:表揚如何掌握,必須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良好的班集體實施表揚的范圍應“窄”一點,以突出“典型”,使大部分學生向榜樣學習;而班級氛圍較差的班集體,表揚是范圍要“寬”一點,因為這樣的班集體中不良習慣有一定的市場,如表揚過窄,就會使被表揚者陷入孤立之中,不能充分發(fā)揮先進的積極作用。
再次,班主任應該運用多種多樣的表揚方法對學生進行表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鼓勵性表揚
當學生在思想、學習工作和活動中表現(xiàn)出某種程度的進步時,哪怕這種進步極其微小,甚至帶有某些偶然因素,班主任也應以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求進愿望和點滴進步,予以鼓勵。
(2)肯定性表揚
當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在一方面或幾方面取得較為明顯的進步時,班主任要在適當時機公開而鄭重的給予肯定性表揚。確切、中肯的肯定性表揚,會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深刻的印象,對其以后的發(fā)展有極大影響。
(3)期望性表揚
心理學告訴我們,當班主任對學生寄于熱切希望時,就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使學生感到親切、信任,形成師生關系的良性循環(huán)。否則,不善于期待學生進步的班主任,往往對學生的不足過分挑剔,多使用消極性的語言,這種苛求常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教育。班主任期望學生進步,就易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稍見長進,就喜形于色,自然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激勵,日積月累,師生雙方形成良好的心理相容,產生情感諧振。在這樣的情感基礎上,班主任的期望和要求易被學生所接受,成為學習進步的動力。特別是在最少期望時贊揚學生,不但容易讓學生領受你的贊揚,內心還會產生壓力,沒做好,還被老師贊揚,真不好意思,這種壓力會激發(fā)學生更加努力。
(4)誘導性表揚
當學生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績并表現(xiàn)出某種良好的發(fā)展趨勢時,班主任有責任冷靜、客觀地對學生的主觀條件加以分析,如果確信學生適于朝此方向發(fā)展,就應給予肯定和誘導。使學生在受到表揚的同時,明確自己朝什么方向努力和發(fā)展。誘導性表揚能啟動、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持久的學習積極性,是對學生的發(fā)展施加影響的得力手段,用之得當,效果必佳。
最后,班主任還應當注意一些表揚中的事項。表揚是一種教育藝術,正確實施,效果顯著;運用不當,則事與愿違。因此,在表揚時還需注意以下事項:
(1)實事求是
要深入了解具體的情況,當學生確實表現(xiàn)好時,就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
(2)表揚應該避免隨意性
表揚應該有一定的目的性、針對性。根據(jù)班級的現(xiàn)狀,以及近期要解決的問題,慎重地考慮表揚的事例與對象。效果佳的表揚是產生在班主任認真考慮研究、掌握班集體現(xiàn)狀、了解學生心態(tài)的基礎上的。隨意的表揚,看到一點說一點,不但不能收到表揚的效果,還容易產生一些消極作用。廉價的表揚僅能使表揚本身的價值貶值。
(3)在表揚次數(shù)方面,也應慎重考慮
“物以稀為貴”,次數(shù)偏多,不能起到積極作用。次數(shù)適度,才能使被表揚的學生產生自信心,自豪感,榮譽感,從而增強進取心。使未被表揚的同學產生羨慕、向往的心理,引發(fā)其上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