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打好手中三張牌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社會的多元化與復雜性使現代化的中學生思想變化越來越復雜,學校的管理難度也也越來越大,身為管理第一線的班主任,手中這制約學生的東西也越來越少。學生是需要教育的,如何教育,如何有效的教育,這是擺在班主任及學校管理者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多年以來,我一直在思考:現在班主任手中能制約學生的到底有幾張牌,如何打好這幾張牌才能既符合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和不斷發展的教育形式,又能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青少年的成長規律。
一、樹好自身這張品牌
個人品牌就是個人在公眾心理中綜合的肯定的感受和評價。一種產品有形象品牌,一個企業有形象品牌,一個學校也有學校的品牌。一個人也應該有個人的品牌。作為班主任,樹好自身這張品牌對班級管理及學校的發展至關重要。
班主任作為一個特殊的管理群體,在個人形象上有其獨特的要求。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除了既體現職業特點和個人氣質,又不失親和力的形象魅力外,還注重語言魅力和人格魅力的鑄造。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班主任與學生相處中所表現出來的品格、道德、學識、能力、情趣等綜合因素對學生的認知、行為、志向等方面產生的積極影響。甚至班主任的外表、生活習慣、生活作風等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一旦形成,在學生心中的威望就一定很高,學生會在感情上、心理上接納老師,這樣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容易形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覺得我最大的特點就是“腦勤”,即勤于思考、勤于總結和反思、勤于創新;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與研究、與時俱進。我自費訂閱好多種教學、班主任刊物好多種,關于教學教育的摘抄本七八本。在教學中,我學習特級教師魏書生、趙謙祥、李鎮西的先進經驗,結合奧班學生的特點,在班級管理中實施了綠色班級管理。創造一個安全、愉快與和諧的學習環境,保持一個充滿贊揚和肯定的環境。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充分的機會和良好的氛圍。使學生情商智商均衡發展。一是重視班級這個主陣地。這三年來我們開展了無數的活動,如辯論賽、詩歌朗誦會、英語派隊、“活力杯”歌手大賽、“運動、人生”體育活動課、“同一首歌”走進初二.二班、“拂堤楊柳醉春煙”校園之春展示會、表演課本劇等等。二是關注學生假期生活。爭取每一個假期都有一個主題,如初一暑假是“個性化的作業,個性化的你”;初二暑假是“走進名著,走進經典”。三是大力發展班級文化建設。如初一的“走進名人”,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昨天我羨慕你,今天我學習你,明天我成為你”;初二的“挑戰班主任”,把我寫的鋼楷和在05年《語文教學通訊》上發表的文章展示出來,讓學生去超越;初三的“我的地盤”,選定主管,自畫海報,自定規則,自選主題,自由創作,給學生提供一個個性展示的空間。三年來,我和學生共同留下了《精彩回放》、《成長集》、《傾聽花開的聲音》三本作品集,記錄了我們共同成長的快樂、感傷、沉思、奮進。教育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以前成功的經驗并不說明你就可以生搬硬套。時代在發展,學生也在不斷變化,只有不斷地探索和反思,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應對時代的挑戰。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就要努力樹好自身這張品牌,用美好的形象影響學生,用優美的語言感染學生,用完美的人格熏陶學生.
二.握好德育這張盾牌
道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漠視靈魂的塑造,這個民族肯定沒有希望。我們學校德育最終目標是要塑造青少年的人格,青少年人格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新世紀中國的走向。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在工作中我盡量對學生成長進行全面的關注。即不但關心學生的學習,要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在剛入學時競選班干,我鼓勵孩子們“試試就能行,爭爭就能贏”;在初一由學生自己設計并主持的團會開成功后,我盛贊“信任創造奇跡”;在初三秋季接力賽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和最佳精神文明獎時,學生表現的驕傲狂妄,我引導他們“在有對手的時候,你的目標就是你的對手;沒有對手的時候,你的目標就是自己”:在榮獲藝術節特等獎和最佳組織獎的時候,我引導他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他們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引導他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他們失敗跌倒的時候,我激勵他們“知恥而后勇”,奮力趕超;在班團會上他們銳意的創新,我告訴他們“注重形式的同時,還應注重內容”等等。在活動中滲透,在實踐中體驗,將道德、情感、創新滲透于方方面面,沁入學生心靈,塑造學生健康人格。
學生品德的教育既來自于學校的管理規定,同時還來自于各項活動。如學校的間操活動。初三上學期期末,個很多學生對學校在期末期間嚴抓間操管理有很大意見,其中有一個學生給我寫了滿滿四頁信紙,說實話,看完之后,我是怒發沖冠,恨不得沖上去狠狠罵她一頓,但冷靜下來后,我寫了滿滿七頁的回信,同時又召開一個小辯論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討、反思,從而認識到間操對于我們行為習慣的養成、培養非智力因素、培養團對精神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學校中時時是教育,處處是教育;只有外在言行的規范約束,才會有內在思維的自由放飛,抓實了小事,才會養成“大德”。
三.翻好家長這張底牌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和復雜的任務.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與家長建立良好關系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不少教師特別是有些班主任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與家長的關系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只埋頭于學校教育,忽視與家長的聯系和溝通:教師獨占教育信息,家長缺乏知情權;教師獨自控制課堂,家長缺乏對教育教學過程的參與和監督權等等。
所以在我工作中,很重視每一次和家長見面的機會,尤其是家長會,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距離拉近。同時我也對家長會進行大膽改革,讓學生設計主持,而我則在一旁起指導、補充的作用。如初二下學期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六樓召開以“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為主題的家長會,分成兩大版塊“初二我們快樂的成長,初三我們勤奮的度過”。在介紹初二生活的時候,我們分成六部分全面介紹學生在班級的表現,我又分別配以言簡意賅的語言概括——①學習篇,“我們學習,我們成長,我們付出我們收獲”,介紹學生在校學習情況;②生活篇,“有老師辛勤的汗水,有同學全力的配合,有新兵有力的促進”,總結本學期在紀律衛生等方面的情況;③活動篇,“我們積極參與,我們調整心態,我們快樂成長,我們增長知識,我們提高能力”,結合平時對所舉行的活動的錄像對本學期活動進行總結;④教師篇,“對工作有熱心,對學生有愛心,發現問題細心,處理問題精心,思想工作耐心,做每件事用心”,全面總結各科教師所付出的心血;⑤反省篇,“查找自身陋習,看到自身差距,克制自己反復,鼓勵自己進步”,深刻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發現癥結,努力改正;⑥借鑒篇,“聆聽他人經驗,吸取自己教訓,選定有效信息,確定發展目標”,請優秀學生的家長代表就孩子教育談一談自己的做法。最后和家長達成共識,即“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者是乘法關系,一方為零,滿盤皆輸”。從反饋情況來看,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還有一些好的做法也是我聽取了一些家長的建議后開始操作的,如在初一時,我曾召開一次學校前所未有的“圖書大展銷”活動,鼓勵學生把家中的舊書拿來,互相進行買賣。在整個活動中,學生展現了極大的熱情,有為宣傳貼出海報的,有為促銷使用獎勵的;有積極推銷產品的,有狂熱拉攏顧客的:有為營業額使出渾身解數的,也有“小記者團”采訪抓拍的。活動之后好多同學把錢捐給班級做班費,之后又出版了四期板報專欄,我還讓學生寫了作文并展出評比。這樣,一系列活動下來,培養了學生的“財商”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各種能力。這項活動,受到領導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在學校教育中,不僅在整體活動中調動家長這張底牌的積極性,同時在研究個體差異時也應注重這張底牌的運用,但我每次運用時都慎之又慎,從不濫用。如果用得好,將有助于對學生的管理,有助于學生的轉化:如果用得不好,小則有損于班主任的威嚴,大則造成學生的對立,甚至失去學生的信任。
總之,以上三張牌要綜合運用,“樹好自身這張品牌”是做好班主任的關鍵;“翻好家長這張底牌”是教好學生的前提和基礎:“握好德育這張盾牌”是管好班級的保障。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而學生快樂成長的過程,也是每個班主任自我完善的過程。只要真心想做好,真正要做好,且用心去做好,那么就能真正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好,干得出色,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