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因細節而美麗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一滴水能折射太陽的光輝。一個細節能決定事業的成敗。班主任工作平凡而復雜,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細節決定成敗》中所說:“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務的重復。”海爾集團在細節上下足功夫,埋頭苦干,因而成為中國制造業的旗艦。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什么是不簡單?把每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在我看來,班主任工作中一些細節上的功夫,決定著教育的質量。教育無小事,簡單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氣做好小事情,我們的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想方設法把小事做細,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才能變得生動起來、美麗起來!
(一)在細節中展示人格魅力
班主任工作是以班主任整個人格形象來教育和影響學生的,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僅是無字之書,也是無言之教。包含班主任整個人格形象的因素很多,而儀表形象和語言形象是不能忽視的兩個方面。因為班主任的穿著打扮,是其內在美的外在表現,無聲地傳播著文明與美,向學生暗示著對人生的追求,對真、善、美的認識,對生活的熱愛。所以,作為教師要塑造自己完美的外表形象,使自己具有端莊大方的儀表、幽默風趣的談吐、優雅得體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用良好的外表形象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親切的感覺,從而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關系變得更和諧、更融洽。作為交流的工具,班主任的語言應該達到具有無窮魅力的藝術境界,特別是文明禮貌用語(如:師生之間多使用: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批評用語(如:把“壞”用“不好”代替、“錯誤”用“不正確”代替)等的適時、適當使用,會讓學生感覺到你的善解人意、親切友好,把你當成知心朋友。特別是現在的學生正處在一種“熱衷效仿”的年齡,班主任儀表和語言效應的“潛移默化”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樹立自己良好的人格形象,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為此,我常常以身示教,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影響、熏陶學生。平時堅持說普通話,堅持使用禮貌用語;下課后,和學生一起做廣播操,地上有紙屑,我會悄悄主動撿起來;大掃除時,我會孩子們一起埋頭苦干;見到同事來賓,我會主動的微笑問好;借了學生的物品,我會真誠道謝,及時歸還;班上學生有困難,我會帶頭捐款捐物。運動會上,我會扯著嗓子、跺著腳為運動員吶喊助威;廣播操比賽中,我會和孩子們一同活躍在操場上;聯歡會上,我會精心設計節目內容并和孩子們同臺演出,無言的垂范總是具有莫大的感召力,班上多數學生能做到熱愛集體,待人接物彬彬有禮。
(二)在細節中傳達濃濃愛意
1、關注日常小事,體現貼心關懷。
師德的靈魂是師愛。老師關愛學生不應該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體現在無數個細節之中。學生沒來上課,我會及時與其父母取得聯系;學生感冒發燒,我會打電話問候并及時幫他補課,到校后我會關切地問長問短并提醒他按時吃藥;學生遇到不開心的事悶悶不樂,我會耐心地開導他;學生在校不好好吃飯,我會形象地講清利害;學生過生日,我會送上自己真誠的祝福。學生住院了,我會帶上她的好朋友去醫院探望并帶去全班同學真誠的祝福;學生進步了,他會聽到來自于全班同學的祝賀。作為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愛,要關注日常小事,真正地把愛做出來,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貼心關懷。
2、關注后進學生,體現無言關愛。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對于學習上的后進生,生活中的困難生,感情上的孤獨生,教師更要給予無言的關愛。我班小杰是年級有名的后進生,不僅學習習慣差,成績差,那一手字更是讓人難以接受。通過觀察,我發現由于父母疏于管教,孩子從小未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學習喪失了信心,加之父母感情不合,孩子整日生活在焦慮和恐懼當中。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可為了這個孩子,我不厭其煩地與他的父母交流,讓他們明白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但長期的積怨使雙方難以溝通,他們最終還是分道揚鑣。父母的離異給小杰的心靈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創傷,他失去了往日的笑顏,眼神變得迷離而惶恐,性格變得執拗而孤僻。看著曾經生龍活虎的孩子失去了天真和歡笑,我心如刀絞。我知道,作為她喜愛的班主任,我完全有責任有義務來幫助他,讓他重新感到母愛的溫暖。一次放學,我照例把小杰等幾名后進生留下聽寫、改錯,不知不覺已到六點多鐘,當時天上下著蒙蒙細雨,看著別的孩子都穿著秋裝,打著雨傘,可小杰一人穿著襯衣,準備冒雨回家時,我不禁感到一陣心酸。我撐著雨傘,把一件校服披在他身上,摟著他瘦弱的肩膀向車站走去。天不作美,在車站等了足足二十分鐘也未見車來。看著他擔憂的眼神,我趕緊給他父親打了一個電話,說親自把他送回來,并跟他和在場的幾位同學各買了兩塊面包。看著他們津津有味地吃著面包,我心里既高興又酸楚。恰在這時,他父親來電話說已下班,在目的地等他回家,我問清詳細地點,再三叮囑后,才把他送上了車,直到后來與他父親通話,得知他安全到達的消息后我心中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以后的日子,我更是對他關愛有加。我一次又一次與他促膝談心,拉著他的小手問長問短,目光中滿懷關切,語氣中充滿柔情。漸漸地,他向我敞開心扉,遇到煩惱的事,他會向我訴說;遇到開心事,他會在第一時間內告訴我。看著他對我的喜愛和信任,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我手把手教他把字寫端正,不厭其煩地給他報聽寫、講訂正,生動形象地指導他寫作。他點滴的進步我都會大力贊賞,只因為想讓這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上個學期,小俊杰鎖骨不慎骨折,住進了醫院。聽到這個消息,我心里十分難過,身為母親的我,知道在孩子最脆弱的時候需要母親,需要母愛。雖然我是他喜愛的老師,但絕對取代不了母親,那是一種血濃于水的親情啊!心急如焚的我想方設法找到了他母親的電話,當遠在北京的母親聽說自己的兒子因骨折住院時,禁不住失聲痛哭。我一邊安慰他的母親,一邊把媽媽即將陪伴他、照顧他的消息告訴了他。當他的母親奇跡般地出現在病房時,小俊杰的眼淚奪眶而出。母子重逢的場面真切而感人。我悄悄退出病房,讓這對久違了的母子盡情交流、暢談,為使他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我跟他講故事、打比方,鼓勵他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為使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大隊委張文玲號召班上的學生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同學們這個捐一個蘋果,那個捐一個橙子,后來居然裝了滿滿的三大袋,還有一大袋玩具。我買了一大束鮮花,帶著一群孩子乘車來到一醫院,當精致的賀卡、可愛的玩具呈現在他的眼前時,當真誠的話語、親切的問候響徹在他的耳際時,他的眼睛濕潤了。我分明看到那淚眼婆娑的目光中充滿了驚喜,那蒼白瘦弱的臉上充滿了笑意。孩子們圍著他盡情地唱,盡情地笑,這個牽牽他的小手,那個挨挨他的小臉,他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三)在細節中維護學生自尊
就像嬰兒學走路會摔跤一樣,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會或多或少地犯一些錯誤。此時,教師的批評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可有些教師不講究批評的策略和方法,使得批評收效甚微。在我看來,批評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改正行為,所以絕不能簡單地對學生諷刺挖苦,因為教育的語言逆耳就不易入耳,不易入耳便不易入心,不易入心又何以力行?我們不妨把批評的語言“包裝”一下再使用,使其或詼諧幽默或情真意切。這樣,學生自然容易接受。
一次,我班一位同學的十元錢不翼而飛,我在班上多次側面了解都未找到線索,怎么辦?在班上大張旗鼓地搜查無疑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可坐視不理呢?又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不盡快解決事情,把它無限制地拖延下去,會使那位同學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利用班會的時間讓學生就此事展開討論,讓它們明白從小偷針,長大偷金的道理。同時,我讓那位丟錢的同學上臺講自己丟錢后的感受。講到回家后會遭到父母的責打,他忍不住泣不成聲。我抓住此時機讓大家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想想自己的錯誤給別人帶來了多大的傷害。讓他們認識到誠實是任何東西都買不到的無價之寶,千萬不可因一時貪小便宜而丟失了人最寶貴的東西,那真是得不償失。我邊動情地說邊用余光掃視班上的每一位同學,我發現一位女同學的臉漲得通紅,眼睛也不敢直視我,我頓時什么都明白了。但我并沒有點名批評她,因為我深知: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我希望在保留她自尊的前提下讓她自覺改正錯誤。我期待著同時也相信我的學生會主動找我。果然,下課后沒多久那位女生就紅著臉找到我,看到她欲言又止的模樣,我知道在走廊上、辦公室談話都不合適。于是,我拉著她的小手來到學校六樓的平臺。她還未開口,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我輕輕地為她擦去腮邊的淚水。她猶豫了許久,最后終于咬了咬下唇,說:“謝老師,我錯了。那十元錢是我拿的。我并不想偷,可……真的,您相信我嗎?”說著,又伏在我的肩頭抽泣起來。我告訴她不管她做錯了什么,老師都相信她是一個好孩子,知錯就改同樣是誠實的。為打消她的思想顧慮,我還伸出小指和她拉鉤,保證不向別人泄露只言片語。同時讓她進一步弄清這樣做的危害,用信任的目光注視她,用富有真情的話去感化她。最后,她悄悄地還回了八元錢,還主動向我承認錯誤,并一再保證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花掉的兩元錢她會想辦法補上,不過她擔心別人因此會知道這件事。看著她愁眉緊鎖的樣子,我從自己身上掏出兩元錢,湊齊十元錢還給了那位丟錢的同學。當全班同學問是誰偷了這十元錢時,我激動地說:“誰拿了這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錢還回來了,最為可貴的誠實找回來了。這難道還不夠嗎?”同學們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我知道,這掌聲表示著同學對老師做法的肯定。在掌聲中,學生學會了誠實,學會了如何去尊重別人、體諒別人……
(四)在細節中體現師生平等
教師和學生雖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但二者人格是平等的,沒有尊卑。這種平等也應該表現在細節之中。
記得不久前的一次班會課,學校要求各班評選出一名行為習慣好的優秀學生。他們不僅可以獲得“文明少年”的殊榮,把照片掛在校園的醒目之處,還可以免費參加學校組織的外出游玩活動。這無疑對孩子們具有極大的誘惑力。班會課上,我羅列出一些條件,讓全班同學就此提名,并根據各自特點大膽評議。盧瑤和張文泠同學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成為最終的競爭者。在兩者之間選擇其一,著實有些為難。盧瑤含蓄內秀,溫婉可人。張文泠能說會道,大方活潑。到底選誰呢?我一時間也陷入了迷惘。抬頭掃視全班同學,大家也眾說紛紜,一時很難定論。如今不是提倡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嗎?還是舉手表決,充分體現民主吧!此言一出,立馬迎來一陣歡呼。評比結果,盧瑤以35票小勝張文泠(全班共63人)看著這出乎意料的結果,我多少有些失望。因為我心理的天平早已偏向了張文泠。這也難怪,語文課上的她總是那么充滿自信、富有熱情,她精彩無比的發言常常令我歡欣雀躍。課下的她陽光快樂,簡直像一個可愛的小天使。而盧瑤……不知何時,我臉上的笑容已僵住了。“我們評選的是文明少年,一定要起表率作用。比如:能帶頭向師長問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不知怎么的,我竟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馬上有學生回應:“是的,還是張文泠優秀,應選張文泠。”我心中竊喜,幸虧這些孩子及時救駕,我不由自主地向他們投去贊許的目光。“老師,這不公平,您不是明擺著要選張文泠嗎?”“是啊,只要求選文明少年,又不是選學生干部,干嘛要那么大膽?”“盧瑤的優點可多了,老師,你都看見了嗎?”“老師,您說要講求民主,干嘛要這樣呀!”幾個孩子尖銳的指責使我窘紅了臉。什么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簡直是胡言亂語。現在學生居然騎到我頭上來了,如不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豈不令我顏面頓失?我只覺得血往頭上直涌,真恨不得……“我就知道還是老師說了算,我們35票都抵不上老師一票。”不知誰在下面嘟囔了一句。我努力搜尋著聲音發出的方向,驀然間看到了孩子們的目光,那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疑惑?驚詫?緊張?膽怯?驚恐?我的心瞬間被揪緊了。我都做了些什么啊!不是一直以了解孩子自居的嗎?不是一直都提倡師生平等的嗎?怎么此時為了維護所謂的尊嚴而刺傷孩子呢?怎么能在關鍵之處這么魯莽、粗暴呢?我真從心底里恨死了自己。其實,孩子們說的何嘗沒有道理呀!我們教師表面上讓孩子公平競爭,實際權卻操縱在自己手中。盧瑤,的確是一個充滿靈氣、乖巧可愛的孩子,除了稍稍有點羞澀外,還能挑出什么缺點來呢?正像孩子們所說,張文泠過于驕傲,過于浮躁,這一點是遠遠不能和盧瑤相比的,這樣的孩子怎能當文明行為的表率呢?孩子們年紀小小卻獨具慧眼、正直坦誠,即使面對富有權威的老師也據理力爭,這是一種多么難能可貴的精神啊!我不是一直都很欣賞這樣的孩子嗎?假如為了迎合老師,孩子們都心口不一,謊話連篇,那不是太可怕了嗎?那不是與我的初衷相違背了嗎?“同學們說得很對,盧瑤確實在這方面做得更好。所以,我也鄭重地投盧瑤一票!”我幾乎是喊著說這句話的。這一次沒有矯情,沒有猶豫,只有發自內心的微笑。“哦,老師,您真讓我們感動!”“老師,我們好愛您!”“老師,萬歲!”同學們大聲歡呼起來,小小的教室頓時洋溢著溫暖。
(五)在細節中巧妙引導點撥
學生步入高年級,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面對家長老師講述的大道理,認為他們羅嗦討厭、煩不勝煩。作為老師,一定要敏銳地捕捉住學生細微的變化,在細節中巧妙地予以點撥,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我班有名男生患有易動癥,上課三分鐘也難坐住。每次我提醒他要努力做好時,他總是把頭一揚說:“我媽媽說了,我有易動癥,是這樣的。”一天,他生病了,不住地咳嗽,我把他叫到跟前問:“生病難受嗎?”他不知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便點了點頭。我接著問:“怎么讓自己的病快點好起來呢?”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吃藥羅。”“如果每天堅持吃藥,可晚上蹬被子、吃冷飲,結果會如何呢?”“病肯定好不了羅。”他脫口而出。“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一邊吃藥治療易動癥,一邊不注意克制自己的行為,認為吃藥就萬事大吉,后果又會怎樣呢?”他頓時明白了要學會克制自己的行為,培養自己的毅力。雙管齊下才能治好易動癥。高年級的孩子一心想脫離父母的管束,渴望成為不受人約束的自由人士。我認為這樣發展下去后果不堪設想。于是,我特意把學生帶到室外,讓他們觀察枝干筆直和彎曲歪斜的大樹,通過形象的比較和深入的思考使他們明白長輩管束的必要,從而從內心深處接受家長的教誨。
涓涓細流能匯成滔滔不絕的江河。絲絲春雨能滋潤萬物,換來萬紫千紅的春天。讓我們在瑣碎而平凡的工作中保持一份美麗的心境,讓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因細節變得生動起來、美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