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加減乘除藝術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科教興國、科教興市,這對于學校教育來說無疑是一道齊心協力,嚴謹對待的重要課題。班級是學校的個體,由一個個班級組成了學校,班主任不言而喻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排頭兵。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內涵很深而外延又很廣的專門學問。因為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而且面對新的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教育對象,對于班主任工作方法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就使得班主任必定講究工作方法的藝術性。筆者對于班主任工作的加減乘除藝術頗有感悟。
加法——尋找盡可能的有利因素相加,尋求班級工作最大值。
對于班主任來說不是一個人單槍匹馬就可以帶好一個班級的,它除了要求班主任的思想素質和思路素質以外,更多的是要求班主任從學生中、課任老師當中尋找一切有利于班級發展的良好因素。初三伊始我接任初三(3)班班主任。初三了,不僅是要師生盡快適應走入正規,更重要的是形成團隊精神,形成良好的氛圍。學校開展評比衛生、紀律優秀班級活動。面對以前的種種不盡如意,我決定就從環境衛生入手來凝聚學生。剛開始的時候,教室地上有紙片等,主動撿的人很少,甚至有的人視而不見。連檢查衛生的衛生室老師都說以前如何如何。我每次看見時先主動撿起來??墒牵蚁牍馕乙粋€人撿怎么可能盡快影響學生呢!應當想辦法讓以老師為核心的情形盡快走向“老師+學生”→“老師+多數學生”→“老師+全班學生”,從而促動學生的合力的形成。我不是單純叫某個學生撿起來,當發現地上有紙在某個同學旁邊,我用目光直視他的近旁,慢慢的學生就向我直視的地方看,發現地上的紙后就撿起來。慢慢的形成習慣以后,愿做這道加法題的人越來越多,班級的環境衛生越來越好起來,本學期,十四次獲紀律衛生方面的紅旗和表揚。
班主任作為教師只教授一門學科,要想讓學生成績有所進步,就需要班主任與科任老師、全體學生共同做這道加法題了。班主任是橋梁與紐帶。筆者所教授的班級由于多數學生學習習慣較差,學習興趣淡薄,班級整體成績一直在后面。為了改變現狀,我和每一位科任教師就學生學習狀況進行交流、溝通。每一次測驗,特別是期中期末考試以后,就每一個學科的情況進行分層小結,綜合起來進行分層小結,就其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談心,讓他們制定進步的學習目標。六門功課的老師個個參與學習上的“扶貧”,不斷的鼓勵學生樹立上進心,不斷的分析各自學科怎樣進步的方法,不斷的進行個別“門診”式的輔導。“眾人拾柴火焰高”,有許多學習貧困生已有了脫貧的苗頭。調動科任教師參與班集體建設的積極性,形成教育合力,創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是班主任工作藝術必不可少的一環。
減法——多想多做,減去不利學生發展的因素,尋求班級工作的上升空間。
每個班級的具體情況都不盡相同,不可能有現成的工作模式,需要班級的領頭羊班主任做有心人,做地質師、做淘金者,時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摒棄他們身上的不足之處,才會使他們不斷進步。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發育的旺盛時期,心理想法多、很敏感、叛逆心理很重。班級里出現了早戀、遲到、逃課、抽煙、頂撞老師等情形。雖然是個別現象,但在集體里出現這種情況如不及時發現,不教育的話,對集體有害而無益。怎么教育,是急風暴雨還是和風細雨?根據我對班級學生情況的了解,完全無原則無方向的和風細雨是不起作用的,在曉之以情的前提下仍然要講清其中利害關系,讓他們明白不改正后面可能發生的后果和帶給自己的不良影響。如班級小A同學,在課上傳紙條,處于“戀”的朦朧狀態。我知道后,先是以“視而不見”的方法利用談心的方式旁敲側擊;后來又以過來人的身份講如何相處;再后來,直接勸告她。這樣學生覺得班主任不是歧視她,嘲笑她,是真心幫助她,也就坦露心聲了。班級小B同學由于家庭離異養成很多不良習慣。我沒有放棄對他的關心,沒有放棄與他的父、母聯系,沒有忘記每天找他談心一次,哪怕是一個眼神,幾句提醒,關心的話。由于家庭的特殊原因,大家共同協商送他到家教中心托管部。起初,他不習慣這種管束,幾次有想逃出來的念頭。我一方面加緊與他父母溝通,把我知道的點點滴滴與他們交流;另一方面,抽空親自去他所在的學校看望他,與他所在班的班主任溝通。幾個星期后,他穩定了。令我感動是小呂每個星期五或星期六都來看看我,講講他的情況,當他興奮地告訴我在數學測驗中得了112分(滿分120分)時,我的心也隨之加跳起來。又為一個家庭減少幾分煩惱,又為班級增加一個安心學習生活的學生。這無疑是對班主任工作的褒獎。
記得前人治水時,就是哪發水哪里“堵”,其結果是洪水依舊泛濫而無濟于事。當到了大禹治水時,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巧妙地運用“疏”式方法,終于在歷史的史冊中名垂千古。班主任工作也同樣如此!
乘除法——在班級里增加分子數,使之與分母(全班學生數)呈現最大值。利用多種方法、多角度建設班級文化來引領學生。使學生從不學、不想、不干的分母跨上一個臺階走進分子的行列。在其中,要向陶行知先生說的那樣“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這就要求班主任是元帥,同時也是士兵;是引導者,也是實踐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跟著你邁入一個新臺階,到達一個新境地。
在校園文化日益豐富的今天,班級文化更是校園中的亮點和一道道風景線。如果能搞好班級文化建設無疑會產生促進、導向、約束、規范和教育的功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學生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規范等方面。
做為班主任首先引導學生參與班級和學校的物質文化建設,讓學生以自己親身實踐為班、校增色,從而激發愛集體、愛學校等情感,我利用新班伊始的班級環境布置的有利契機。建設他們主動留下為班級環境出謀劃策,30多度的高溫,我們十幾個人剪、裁、貼,利用兩天的時間把教室布置的典雅、大方,汗水換來其老師和學生的驚喜;(班主任工作藝術 )當學校要各班編寫日常行為規范三字經時,中隊長首當其沖創作出來,當回到班級進行四人小組討論進行集體二度創作的時候,大家氣氛異常活躍,都爭著做修改,這時集體榮譽感增值了;十四、五歲的中學生接受外來信息很快,難免受到很大沖擊、影響。做為班主任要做他們編外心理輔導員,適時適量進行教育。我把班級里按家庭的狀況、品行狀況、學習狀況等多種情況為依據,找不同情況的人談心,給予熱心、關心,增強信心,使得學生的精神面貌有所改觀。
我步入教師隊伍的那一天,當時的校長送給我一本書,其中有一句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心中。那就是“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弊鳛榘嘀魅卧谌粘9ぷ髦?,就是要這樣經常換位思考,自己也曾是個學生,多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必定會提升工作的藝術性,發揮工作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