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談心法”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談心是班主任常用的工作方法之一,但怎樣才能談到學生心里去,怎樣才能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心里話,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感到,談心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主題要突出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個別談心之前,應根據學生近期言行及心理表現確定明確的談心主題,擬定詳細的談心程序。談心過程中,要緊緊圍繞既定的主題,按預定的程序,在認真聽取和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切忌毫無準備地亂問、雜談或有意無意地提及學生的隱私。對學生不愿回答的問題不要窮追不舍,否則易出現“誨爾諄諄、聽我藐藐”的被動局面,甚至使學生產生不安和厭倦情緒。
二、地點要適宜
班主任與學生個別談心的地點,一般是在校園內的教師辦公室、教室、走廊、操場、風景點等處。不同的談心地點,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即使是相同的談心地點,對不同的學生或不同的談話主題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家庭背景、個性特征及談心主題等,選擇較合適的談心地點,盡可能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既嚴肅認真,又寬松和諧的談心氛圍。
三、時機要成熟
班主任與學生個別談心的效果,同班主任和學生當時的心理狀態、情緒變化等因素密切相關。當班主任因工作或生活上受到挫折與心情不愉快時,最好不要與學生進行個別談心。同時,班主任在自己心理和情緒變化等特點,盡力尋找最恰當的時機與學生進行個別談心,這樣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班主任應根據個別談心的目的、內容、效果及學生的性別、年齡、性格、情緒等情況,靈活把握談心時間的長短,對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可采取分期談心、逐步交流的辦法予以解決,做到適可而止、見好就收。
四、態度要誠懇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班主任)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和尊嚴,常采用簡單粗暴的訓話、質問、恐嚇、挖苦、嘲笑等方式與學生個別“談心”,使學生疲于消極應付,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六、談后要保密
班主任與學生進行個別談心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動態,以便因勢利導、對癥下藥。在成功的談心過程中,學生出于對教師的信任和敬仰,將內心世界中許多不愿公之于眾的東西——包括錯誤的認識和低級的想法等向班主任一一透露。因此,在個別談心之后,班主任要嚴守“秘密”,切不可將談心內容到處宣講。(轉載)
體會:要想讓學生敞開心扉,班主任必須放下居高臨下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和商討的口吻與學生進行推心置腹的心理溝通和思想交流;要學會傾聽,給學生留有充分表達自己觀點和立場的機會;要靈活運用鼓勵、疏導、對比、遷移及逆向思維等有效手段,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一系列疑難問題,以消除學生的緊張和戒備心理,這樣才可能達到預期的談心目的。
言行還要規范。在教師隊伍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最大,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特別是與學生個別談心時,師生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都拉得很近,班主任的談吐、語氣、手勢、表情、體態等都會直接影響談心的效果,甚至會導致學生對班主任的誤解、反感和頂撞行為。因此,班主任除在平時從嚴要求自己和切實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建設外,在與學生個別談心時,要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隨時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把握言語分寸的行為尺度。切忌動拍桌子、摔杯子,更不能滿口污言穢語或動手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