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見的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與技巧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學生。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溝通師生關系是關鍵。要使師生關系融洽,與學生談話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談話是一門藝術,只有掌握這一門藝術并且在實踐中靈活應用,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教育,才能達到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教育和轉變學生思想的目的。
在一個班級中有幾十名學生,同每一個學生都談話是很難做得到的,時間上也是不容許的。因此,先把學生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然后根據各類學生的特點,選擇典型的學生談話,以點帶面,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談話方法,使談話針對性強,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1)與優等生談話,注重穩定和提高優等率
一個班級中,優等生約占20%左右。許多人認為,優等生各方面表現較好,同他們談話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其實,優秀生在班級中是一面旗幟,影響力是很大的。因此,經常與優秀生談話,穩定優秀生情緒,擴大優秀生面,樹立正氣,對做好班級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也是對優秀生的幫助和愛護,讓他們進步更快。
優秀生的特點是比較自信,也比較自負,往往看不到自身的缺點。同他們談話,可以采用提醒的方式,在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的基礎上,使用一些暗示的言辭,含蓄的語言,旁敲側擊的辦法,在和風細雨的交談中,讓他們懂得自己的不足,正確評價自己,正確地對待自身的缺點,揚長避短,向更高的目標奮進,確保優秀生全面發展。
(2)同中等生談話,注重鼓勵他們樹立更高的目標
中等生在班級中占絕大多數,比例最大。他們都認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沒有拼搏精神,也沒有前進的動力,對什么都抱無所謂的態度,反正表揚不沾邊,批評也沒有份。對這部分學生,應該先穩定他們的情緒,千方百計地把他們發展成為優秀生,擴大優秀生隊伍,防止他們掉隊,滑入后進生行列,這是同他們談話的目的。對中等生,應以表揚為主,真正觸動他們的心靈,說明他們在各方面都很有潛力,只要有好的學習方法,有刻苦鉆研的精神,有堅強的毅力,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鼓勵他們樹立更高的目標。同時,在談話時也說清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永遠站在中間是不可能的,學習也一樣,不進步就會落后。
(3)與后進生談話,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后進生在班級中占比重不大,但是他們的能量卻很大,一個班有兩三個紀律差的學生,可以使全班不得安寧。也有一部分后進生在班級中抬不起頭,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少言少語,認為自己天生愚笨,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也看不到希望。班主任的工作是為了轉變學生思想,特別是轉變后進生的思想。同后進生談話,要區分兩種情況,對那些搗亂的學生,不僅要嚴肅批評他們的搗亂行為,讓他們認識到搗亂行為的危害性,而且要找出他們的閃光點,說明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改正缺點就是好學生,就有希望。對那些認為自己生來就笨,自卑感很強的學生,要想方設法證明他們并不是天生愚笨,鼓勵他們正視自我,抬頭走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決不能把他們說得一無是處。通過談話,切實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2、處理矛盾的技巧師生在共同的教育生活中,難免出現這種那樣的矛盾,如教師與學生的矛盾。正確對待和處理這些矛盾,必須講究方法和技巧。
(1)班主任與學生矛盾的處理
在處理班主任與學生的矛盾時須注意三點:
遇事要冷靜。當班主任與學生發生矛盾時,特別是雙方矛盾較為激烈,情緒激動時,班主任應該引開話題,轉移目標,或要求學生做別的事情,或班主任借故離開,暫時回避,留給學生也留給自己一個分析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待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后,再在適當的時間和場合下,對學生耐心說服教育。
對待學生要寬容。班主任是學生的長輩,是師長,要懂得青少年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因此,對待學生要多加關心和體諒,充滿愛心,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盡量寬容不苛刻,對每一個學生做到一視同仁,辦事公正,既不偏愛也不護短。(班主任工作藝術 )表揚學生要大張旗鼓,讓學生精神上得到滿足,弘揚正氣;批評學生點到為止。即使學生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也不必耿耿于懷,更不能打擊報復。當學生認識錯誤,要求寬松處理時,應給予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對學生都應該寬容對待。實踐證明,教師寬待學生,是學生進步的開端,因為教育成功的秘訣是愛,只有愛心,才會有對學生的同情心,有了同情心,才會寬容學生。
處理矛盾要適度。對于犯錯誤的學生,要嚴肅批評教育,決不能放任自流。但是這種批評教育,必須把握分寸,并且適度。要本著愛護學生,而不是整學生,傷害學生的原則。不要想班主任一定要贏,不要殺雞儆猴,要對事不對人。而且要言詞得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切忌對學生冷嘲熱諷,進行人身攻擊。
(2)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的矛盾處理
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在,科任教師不配合班主任工作,只教書不育人,或者教書不認真,影響本班成績;班主任擠占科任教師的時間,或不尊重科任教師,在學生面前說一些有損科任教師的話。一個班級是一個有機整體,只有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形成合力,團結協作,齊抓共管,才能把班級搞好。而處理好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矛盾是前提。作為班主任,要掌握帶班藝術,主動與科任教師交流,把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向科任教師匯報,爭取科任教師的合作。班級開展的活動,應盡量請科任教師參加,這也是與他們溝通的有效途徑。同時,班主任不僅自己尊重科任教師,而且要教育全班學生尊敬科任教師。只有這樣,才能團結一心,共同把班級工作搞好。
3、批評的藝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生龍活虎的青少年學生有錯誤有缺點總是難免的。因此,批評學生是班主任的工作之一,但是操作不當的批評常會使原本和諧的師生關系變得緊張起來,所以作為班主任應掌握批評的藝術,才能讓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達到轉變學生思想的目的。須公開批評的才公開批評,但必須做好善后工作。有的學生存在的缺點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有的學生犯了錯誤,影響面比較大,并且在學生中造成了不良后果。對這種情況,可公開批評,指出錯誤的危害性,要求其盡快改正。被批評的學生,面子上肯定不好受,甚至會想不通。對此,班主任必須及時地找這些學生談話,讓受批評的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想法,談一談今后改正錯誤的打算。要盡量做到耐心說服教育,治病救人,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老師對他的批評是為了教育全班同學,也是為了教育他本人。對個別認識不正確的同學,班主任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動向,預防不測之風云,以免事故發生。因此,公開批評一定要慎重,盡可能少用。
批評要尊重學生人格。對于平時表現不太好,經常犯小毛病,遲到、早退、曠課較嚴重的學生,要進行嚴肅的批評。在批評時不要把他們說得一無是處,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批評是善意的批評,對事不對人,切忌冷嘲熱諷,挖苦學生,不要把這樣的學生橫比,而要引導他們自己與自己對比,現在與過去對比,肯定他們某些方面的進步,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從而幫助他們樹立上進心,達到促其進步的目的。
對學生嚴格要求,做學生的好朋友。班主任不管在課堂上或在正式場合,對學生一定要嚴格要求,“嚴師出高徒”,使學生養成對學習對工作嚴肅認真的態度,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對那些做事不認真,放松對自己要求的學生要批評指正,決不可聽之任之。但是在課余時間,師生之間不僅是師生關系,還應該是朋友關系。作為朋友,就應該積極參加學生的活動,與學生隨和相處,平等對待,無所不談。老師不要擺架子,認為自己高高在上,而應該把自己當成學生中普通的一員,自覺進入角色,用自己幽默風趣的言辭,淵博的知識,贏得學生的信服與尊敬,讓學生感到班主任是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的好老師好朋友,既是慈父又是嚴母。
總而言之,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愛,誰能把批評變成愛的雨露、愛的陽光,誰也就掌握了批評的藝術,而掌握了批評的藝術,將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