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走進學生的內心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其實就是普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人都有共性,那就是人人都需要真感情,人人都希望別人能真心對待自己。班級是由五十多位學生和老師組成的一個大集體。要建設一個好的班級,班主任是組織者,是領頭羊,所以班主任的作用十分重要,要能團結全班同學,形成凝聚力,具有向心力。因此,班主任要和所有的同學搞好關系,真心對待每一個學生,走進每一個學生的內心,和他們建立起真正的感情。
班主任怎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呢?
首先班主任要和學生多接觸,和學生打成一片。早上七點十分有學生到校,我就到校了。我利用早到的時間和個別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也可從學生早晨的表情、行為舉止中推測他的內心,適時的做些教育、疏導工作。晚上放學后,我總是最后一個離開課室。因為有個別學生走得比較遲,這也是班主任很好的接觸學生、與個別學生相處的時間,可以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思想狀況;也可以將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告訴學生。可以說無話不談,這樣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做學生之所做:有的活動,學生參與,老師也可以參與其中,這便于和學生打成一片。比如我班每天的公共區打掃,因為我每天到校早,所以我會和同學們一起打掃一陣子,在打掃的過程中,我會和學生隨意交流。體鍛課時,學生先要熱身,圍繞跑道跑兩圈。我堅持帶跑,是想讓學生知道:凡是我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都力爭做到。當然這也是接觸學生的機會。今年4月份的班際合唱比賽,我堅持和學生一起練習,一起上臺比賽。這些時候,我認為都是接觸學生的好機會。班主任只有和學生接觸多了,才會更了解學生,所做的教育工作才會更有針對性。也讓學生更了解自己,讓學生覺得班主任也是平常人,覺得班主任容易接近,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和學生的心就貼近了。
其次,班主任心里要多想著學生,想學生之所想。雖然班主任年齡肯定比學生大,有的還大很多,但如果班主任關心學生、經常想著學生,也就肯定能知道學生在想什么,最關心什么,最喜歡什么,最討厭什么。班主任知道后應在一定的范圍內給予學生理解和支持。
貪玩好動是小孩的天性,班主任要理解。有時是體育課、體鍛課時間,但因剛下過雨,場地濕,體育老師出于安全考慮,總是希望學生留在教室自習。但我總是盡量給學生爭取機會,讓他們走出教室,到室外活動。因為我知道學生最喜歡的課是體育課、體鍛課、音樂課、美術課、電腦課等課,這些課對學生來說相對顯得自由輕松,好玩。所以我作為班主任,盡量保證他們上這些課的時間,不隨隨便便改為自習課。學生們很喜歡我這樣做。如果班主任經常自作主張地將這些課可改為自習課,這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因為違背了他們的意愿和天性。
離開父母的住宿生,需要班主任給予父母般的關懷。特別是生病頭痛發熱的時候,或是過節的時候。有一次我班有一個住宿的同學感冒了,我一天內多次問候她,并主動到藥店給她買藥。去年冬至節那天,我考慮到廣東的風俗“冬至大過年”,但學校沒有放假。我自己掏錢給住宿的同學買了兩只雞,和他們一起過節。時間過了很久,有很多同學還記得那天吃的雞。那個生過病的學生一直和我很親近。這兩件事也說明我的心里是裝著學生的。
學生需要鼓勵和表揚。每個孩子都有上進心,都喜歡鼓勵和表揚,這可讓他們建立自信與贏得尊嚴。軍訓拔河比賽中,我在一旁大聲的為他們吶喊加油,給他們打氣。在班際籃球賽中,我班幾個成績不好的男同學成了場上的主力。每當他們投進一個球,我都對他們投以贊許的目光,發出發自內心的微笑。從此那幾個成績不好的同學和我走得更近了,學習上也更加努力了。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鼓勵和表揚,特別是學習不好的孩子更是如此。
學生需要尊重。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尊重。學生雖然是孩子,但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得到班主任的尊重。所以班主任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一點。要尊重學生的付出。學生成績無論好壞,只要他努力過了,就應該肯定他的付出。要維護學生的面子,不要當著全班的同學批評某個學生。批評學生時,語言要注意適度,不要貶低學生,不要上綱上線,不要無限延伸,最好就事論事,以免傷其自尊。
班主任只有和學生多接觸,心里多想著學生,才能與學生建立起真正的感情,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這樣學生才會理解你,敬重你,你在學生中才有威信,班集體才會有凝聚力,才有可能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