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所謂突發事件是指班主任在上課及日常的班級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學生之間的沖突、學生與老師的頂撞、學生的突然的情緒表現等等。這些突發事件歸結起來有這樣的共同點:突發性、聚眾性、情緒性、破壞性等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意義非常重大。處理得好,會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處理不當,則會產生不良的后果。所以處理突發事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門藝術,班主任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現狀,認真分析突發事件的特點,深刻認識把握育人的本質特點和規律,結合學生心理特點采取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表現出班主任應有的高度的教育機智。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冷靜自制,尊重體諒
??作為教師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是善于調節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尤其是班主任更應注意不能把個人的情緒帶到突發事件的處理中,許多突發事件本來就是在學生的一時沖動、失去理智的情況下發生的,班主任如果一遇到突發事件就感情沖動,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學生,只會使學生產生更大的反感和逆反心理,最終達不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反而可能把事件弄得更糟糕,從而使學生的心靈留下難以彌合的創傷,造成師生關系緊張乃至產生對立情緒,從而給班級工作帶來更多的困難。反之,如果班主任在耳聞目睹突發事件后,能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緒,冷靜思考,充分尊重、體諒學生,變“牧羊人”為“領羊人”,則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二、耐心細致,全面了解由于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較為頻繁,班主任也經常被這些事情弄得身心疲憊,但處理事情時的耐心細致實在是很關鍵的。班主任了解情況要詳細,處理問題要細致,要深入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且加以科學的分析,根據問題的性質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樣面對學生才會言之有據、言之有理、曉之以情,才會使學生口服、心服,從而收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三、以退為進,循序漸進
??發生了突發事件,學生犯了錯誤后,班主任有時可不急于批評,而是有意“冷落”,耐心“等待”,以退為進,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對有些比較復雜的突發事件,又必須有計劃、按步驟地進行。在事件發生的初始階段,要通過正當的方式“移情”,疏散雙方的矛盾,以冷對熱,以靜制動。
??四、就事論事,掌握尺度
??處理突發事件,一般應“就事論事”,也即不要東拉西扯、搞牽連。如果學生犯了錯誤,班主任把以前舊賬再翻過來一起算,會讓學生覺得班主任小題大做或者故意跟他過不去,導致影響問題的正確解決。
??五、有的放矢,因勢利導
??突發事件的經常發生,給班級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班主任在處理突發事件的過程中,還應高瞻遠矚,不要只滿足于某件事情的暫時解決,應有的放矢地適時地對全班學生加強教育,因勢利導,抓住契機,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引導他們從內心嚴格要求自己,達到防患未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