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實施品德教育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fā)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工作的立足點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處理大量具體業(yè)務工作和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有目的地塑造學生的靈魂。開展好班級管理工作,我認為應從故事、活動、表揚、評價等四方面入手:
班主任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得力助手,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主要引路人。在小學學校工作中,應該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在小學階段,學生還是一個無知的兒童,他們自約能力差,同時又缺乏持久性,加上小學生的思想波動大,對他們的管理稍有松弛,不是學習落下,就是思想渙散。班主任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方法和途徑也是靈活多變的。下面我在實施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的點滴做法。
一、滲透于故事中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進行教育時,光講大道理是無濟于事的。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班中幾個最頑皮的學生聽我講故事時,也安靜下來了。我就抓住他們這一心理特點,常常通過講故事、看故事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既不傷害他們的自尊,也使學生受到了教育。
例如:為了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給他們講“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使他們從故事中體會到科學家愛迪生那種勤奮好學、熱愛科學的優(yōu)良品質,進而懂得學習必須要刻苦認真;對于安全事故隱患的問題,我不是講一些不著邊際的大道理,而是舉一些發(fā)生在身邊的故事。如班長的一個男生因為暑假在坡上玩火柴而引發(fā)火災,造成身體四肢及下部的燒傷、燙傷,讓他們引以為戒。
二、滲透于活動之中寓教于樂、寓教于活動之中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導行途徑。我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班上同學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在課后我要求學生每人制作一張“心愿卡”,寫上自己學習的對象以及怎樣向他學習的措施,作為一期“教室一角”的內容。每個人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別人的長處,并確定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這樣的活動,為同學們創(chuàng)造了一種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和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圍,全班出現了你追我趕的可喜局面,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滲透于表揚之中愛聽表揚是兒童的心理特點,表揚運用得恰當,學生的積極因素就像原子裂變一樣發(fā)生連鎖反應。上課了,大部分同學在嚷嚷,沒做好上課準備。如果泛泛批評,收效甚微,如果點名批評,別人往往幸災樂禍;倘如從亂哄哄中找出個坐得好,不說話,書本都準備齊全的同學進行表揚,其他同學更會仿效,秩序井然。
表揚還有批評的作用,是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批評。我常常用表揚某個學生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后進學生中存在的消極因素。如有的學生不愛勞動,不愿意打掃衛(wèi)生,我就表揚那些熱愛勞動的學生。有的學生不認真學習,不遵守紀律,我就表揚那些刻苦學習、遵守紀律的學生。(班主任工作藝術 )這樣,把有聲的表揚和無聲的批評結合起來,使受到表揚的同學從中受到教育,沒有受到表揚的同學從中得到啟發(fā),有利于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四、滲透于評價之中身為班主任,對每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有一個較全面、正確的了解,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對待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通過這幾年當班主任我很深有體會:當一名班主任看起來很簡單,但要當一名好班主任還要靠我們在實踐中去摸索,掌握一套不定法的本領才能把學生容納在一個溫馨的大家庭中,我們的教育才會在孩子的心中撒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