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當好三年級班主任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三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長和教師的關心,鼓勵和幫助。下面分析一下三年級學生的特點:
第一、學生的個性差異大
三年級的小學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很容易接受別人的評價并產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有的孩子由于成績不良或某個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級同學的歧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第二、學生缺乏自控力
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少年期,表現出強烈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征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依賴性逐漸產生變化,自控力較差,不能控制和調解自己的日常行為。
第三、學生的情緒不穩定
生活經驗不足,他們經常在陌生、嚴肅、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沖動,常為一點小事面紅耳赤,心情的好壞大多數從臉上一望便知。
第四、學生需要的精神鼓勵
許多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時學習勁頭高。受到老師或父母的鼓勵時學習勁頭明顯提高。哪怕只是一點言語上的小鼓勵,他都很興奮、重視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績。但如果較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表揚和鼓勵,他的興趣和勁頭就會下降。
根據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會幫助我更好的當好三年級的班主任。
首先,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
充分的了解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最好的辦法,因材施教是科學而有效地教育策略。班主任要在平時多多去留心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和課間表現,根據表現來建立一個班級學生檔案。根據初步建立的學生檔案。把學生按特點分成若干組。每一組的教育方法和作業都不同。班級任務也不同。最后再把教學效果記錄下來。再次改進和調整
其次,不吝嗇鼓勵和表揚學生
三年級是個兩極分化的階段,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學生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稍有馬虎成績很容易大幅下滑。如果成績下滑,基礎沒打扎實,那以后的學習就會越來越難。如果學生的成績偶爾下滑時正常的,在教育學生中要掌握技巧,常夸學生,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這一關,建立學生的自信心,以及督促、嚴格教育,更不能聽之任之,過于遷就,溺愛孩子。
最后,及時糾正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成功的關鍵。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模仿性強,是非觀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現性向創造性的想象過渡;集體主義感情有所發展,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在形成,但極不穩固。道德感、正義感開始萌芽,但道德認識水平仍較低,辨別是非的能力也不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這時就要求父母多抽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幫助孩子在成績、能力素質和品德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
總之,還給孩子們一個金色的童年。這學期,我將會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用心去交流,用欣賞的眼光尋找孩子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我相信,只要關愛孩子,尊重孩子,寬容孩子,我們就能找到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也希望我能在孩子們的努力、家長的支持幫助下順利的完成低至高年級的順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