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工作的藝術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教育者和指導者,他既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堅力量,又是聯系家庭、學校、社會的紐帶
和橋梁。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和成效不但直接影響學生,還對學校的教育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就需要講
點藝術。下面我就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和學生傾心交談,并做到循循善誘、以情載理。
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不僅是嚴師而且是益友,談心是師生交流感情的最好方法。在與學生談心時不要太嚴肅,切忌居高臨下,應互相尊重,平等
相待。談心是雙向交流,要正確引導,啟發學生共同討論。切忌簡單生硬,急躁發火,應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提倡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對于后進
生的轉化工作,談心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
二、批評學生應嚴中有愛、動之以情。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至真至誠的。我們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時,切忌簡單、粗暴、沖動。而應持克制、忍讓、寬容的態度。批評學生應
注意說話的藝術,應先肯定學生的優點,然后再指出不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引起學生思考,打動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在批評中感受到老師的愛
,同時樹立起前進的勇氣和信心。批評學生時一定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不留情面的嚴厲批評,只會給雙方帶來不良后果。批評學生時要注意時機、
場合,批評的次數少一些,力量大一些反而使學生印象更深,對其教育效果更好。
三、給學生講理要情理相融,循序漸進。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感激勵在學生的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應深入細致的關心、愛護學生,挖掘他們學習、成長的規律,并
從多方面、多渠道發掘促進學生積極性的情感激勵因素,讓學生自覺快樂的學習。和學生講道理時要深入淺出,以小見大,以事喻理。講理要因人而
異,不能太抽象,老師應從身邊的小事講起,讓學生悟出其中的道理。
四、班主任要時刻和家長心連心。
教師是孩子學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又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為了孩子,教師要與家長相互溝通思想,共同尋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
同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所以教師應經常和家長溝通,互通學生在校與在家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學習的變化,特別是對于后進生的
轉化工作,家校溝通顯得尤為重要。
總之,多年的班主任經歷,讓我深深的體會到:班級的管理沒有固定的模式,更沒有因襲的方法,這一課題永遠是全新的,永遠是沒有標準答案
的,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老師要不斷努力,不斷去探索其中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