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當好農村小學的班主任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通過觀看學習“師德教育啟示錄”,我得到了意外的收獲。學習的內容是“溫暖的師德快樂的教育”。主講人是江蘇南京浦口區行知小學校長楊瑞清。通過傾聽視頻我覺得做好農村班主任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當好農村班主任,充分認識工作價值。
我們雖說在農村教學,一樣可以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在農村教育孩子更是艱巨的任務,我們應該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自我,我們應該學會“做人、做事、做學問”而不應該是 “作威、作福、作秀”。
二、當好農村班主任,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現在都在說“沒有愛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到底什么是愛的教育呢?楊校長這樣說:“沒有愛的教育不行,僅有愛的教育不夠,要愛更要會愛,中國教師最不會愛孩子,錯誤的愛就會成害。”是啊!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是的愛的教育是必須的,但是必須講究方式方法。
學會尊重、相信、理解、激勵、包容、提醒。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時段我們都應該學會傾聽,雖說我不是班主任,但是我隨時都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我認為不會傾聽的老師就不懂得對學生的尊重。相信、理解、包容孩子,不要輕易懷疑某個孩子,這樣會使孩子對學習完全失去學習的信心,只有多理解他們、包容他們、才能使愛的教育開展的更好,我們還應該不斷的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激勵學生才能使他不斷進步,有句話這樣說:“優點不說少不了,缺點不說不得了。”這可能是部分教師的認為,但楊校長卻說:“這是傳統的說法,現在我們的說法是優點不說少不了,缺點少說慢慢少。”我認為這是對的,不要老拿分數的高低評價孩子的好壞,這不是絕對的。我們不應該這樣“分數高了肯德基,分數低了皮帶炒肉絲。”好與壞不是體現在物質上的,我們更應該學會分享,通過我兒子最近的癥狀我就明白了這給道理,以前的我也是以分數定高低在物質上體現,現在我深深地感到我是錯誤的,我應該分享孩子的分數,少說他的缺點,多鼓勵他,學會包容,接納孩子,而不是批評、指責他,我開始學會自我反思了,往往賞識教育更勝過批評教育不是嗎?我們可以試著把批評教育變成提醒教育會更好。
三、當好農村班主任,善于整合校本資源。
體驗感悟我們的農村生活,讓孩子感悟到農村教育并不枯燥無味。
四、當好農村班主任,要高度重視自身成長。
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提高才能激勵學生認真學習。楊校長總結出來的成長準則十分有道理,成長準則是:躬于實踐,勤于讀書,善于交友,精于讀書,樂于動筆。是的我們應該親自體驗實打實的干教育,勤奮讀書不斷充實自己的學識。多與學生交談與學生共同學習,在我的美術教學中我就是學習時都是與學生共同學習,傾聽學生的建議,一起學習的,有時候還會向學生請教,我并不覺得丟人,我反倒認為向他們學習很有意義,想做一個好先生就要向學生學,這一觀點是正確的。不僅這樣,在教學中更應該善于承認錯誤,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沒做到的事情就要像他們賠禮道歉,這樣更能提高孩子對你的尊重。在教學后我們更應該善于凡是總結,動筆記錄下美好的時時刻刻。
這就是我的意外的收獲,通過學習我感悟很深,教育是美好的,愛的教育更是偉大的,師德的溫暖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溫暖的教育在不斷盛開教育才會快樂、才會幸福,我們才能打造出幸福、和諧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