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思路的班主任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在大多數班主任感覺當中,班主任工作是繁瑣而辛苦的工作。所以,怎樣從繁瑣而辛苦的工作中找到一點“幸福感”來是我們每個班主任要努力思考且要尋找的。
??幸福來自哪里兒?我覺得首先要投入工作中,只有付出,才知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熱愛這個班主任崗位才能讓自己投入,這就要求自己有一定的教育信仰。我覺得看些教育類書籍可以一定程度上喚醒內心深處的教育信仰。所以做教育也要有點“阿Q”精神,一心向著積極的向上的方面憧憬。對我影響比較深的是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兩本書,大家也不妨一看。當然,你有一些功利性的因素也無妨,只要讓自己的工作有內驅力就行。
??二是會處理“關系”。班主任工作是溝通協調各方面關系的棟梁和紐帶,包括與上級領導關系、與抬班老師的關系、與家長的關系、與學生的關系等。“關系”就是所謂的“人情事故”,做人就要懂點“人情事故”。我在這方面也做得不好,太過原則,原則到甚至有時給人有點“假正緊”的感覺,但我越來越覺得“人情事故”的重要性,它關乎事情的成敗與否。所以得有學一學“人情事故”的意識,這特別要求注意把自己的身架降下來,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不要覺得自己比家長、比學生就高一等。面前你盛氣凌人了,一轉身,他在向你吐口水呢。犯不著,不聰明。“理正不在于聲高”“窮人才會炫富”,做人平和點兒,利用好可以利用的各種社會資源、人際資源。現在不會,但起碼要學首做。
??三是要善于經驗總結。班主任牢騷滿腹的原因大都是上級、學校布置的任務太多,疲于應付。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工作要有整合的意識。在開學初,教育科學生工作行事歷與學校工作行事歷,把一學期的相關活動羅列出來,進行整合,你的一個實踐活動可以是幾個工作的材料,只要把這一個活動做扎實厚實更可。早制訂計劃,未雨綢繆。(當然,中層干部更應如此,做好為老師服務工作)你的工作準備在學校布置任務的前頭,那就不會有被趕著做,逼著做的感覺,化被動為主動。還有,盡量用電子稿,多拍照片。這樣,才能不會被時間磨滅了你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再利用。我覺得寫博客就是很好的積累的形式。“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再則,班主任要有“案例”意識。“犯錯——認錯——改錯——又犯錯——又認錯……”這是“后進學生”普遍存在的循環。這是我們做到耐心的認識前提。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后必然有許多故事,“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所以,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事件,不要急于“處理”——一罰了之,要有“案例”研究意識,要徹底了解前因后果。讓“教育”成為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故事,是你的一個經驗。魏書生對待后進生的辦法是“不搭理”,越數落學生越跟你急,一定要發展學生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只能在不斷地“經驗”累積地過程中,才能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智慧。這樣才會讓班級一年比一年好帶,一年比一年輕松,使這個班級產生了你的“教育印跡”。
??第三,班主任工作要在“規范”的前提下講“民主”。特別是新任班主任及新接手的班級,如果在“規范”不好的情況下講“民主”,這樣的“民主”很可能是一種“放任”,可能會出現散漫的“班風”。
??幸福,其實就是自己的一種心態。什么都不干,并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恰恰相反,只有真心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如果心夠靜,能夠沉潛,那么幸福便來自你時時刻刻最平常的默默耕耘之中。
??我想借用李鎮西老師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
??教師(班主任)工作對于我們來說,
??不僅是職業,不僅是事業,
??還是我們生命的收獲——
??收獲成功的幸福;
??收獲發展的喜悅;
??收獲生命的價值;
??收獲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