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比罰更有力量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晨讀時間,小林被語文老師叫到了教室外面。
雖然聽不清她們之間的談話,但是我從她們的肢體語言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小林做了什么錯事,語文老師很憤怒,而小林也滿不服氣。
我決定等談話結束后看看結果,再決定是否插手這件事情。
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任課教師教育學生,班主任自告奮勇強行加入教育的過程,幫著任課教師訓斥學生,其后果是使事情變得更糟——學生覺得老師在利用人多勢眾的優勢,任課教師也會感到班主任插手不合時宜,而班主任因為不了解事情的原委,也可能作出錯誤的判斷,讓教育出現尷尬。理智的做法是靜候結果,如果事情已經處理得很好,就當什么也沒有發生;如果結局不是很理想,班主任也可以以一種局外人的身份引導學生,這個時候的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意見。
數學課上,小林一直趴在桌子上。很明顯,師生間的談話不理想。課后,我找到小林,問明白事情的原委。原來,晨讀時老師讓學生拿出語文課本,而小林卻使勁摔課本拍打課桌上的浮塵,老師以為她是故意鬧情緒。再加上有幾次在語文課上,小林未經老師同意就隨便出入教室,更讓語文老師感到小林對她不尊重。
一直以來我就在觀察小林,她熱情、聰明,有工作能力,小學時是學校大隊委成員,和以前的老師相處得不錯?,F在擔任衛生委員,對工作認真負責,班級的衛生成績從未落后,應該說她有很大的功勞。但是,她也有一些小毛病:愛耍小脾氣,與老師和同學的溝通不到位。長期的學生干部身份和小學時老師的寵愛,讓她往往覺得自己是班干部,不分場合地隨意出入教室是正常的,不向老師打招呼就隨便出入,這也是很多班干部存在的問題。
了解到這些以后,我告訴小林:“也許是老師誤解了你,但是如果你用抹布擦浮塵,既不會讓教室里塵土飛揚,老師也不會產生誤會,要不明天你試試?”
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樣做好開窗通風和衛生檢查以后,就站在教室門口等學生到校,小林來得特別早,進入教室后輕輕擦好課桌,就打開語文課本開始讀書,很認真,很專注,滿眼里都是努力。
有時候,你只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做,而不必非要揪出錯誤的根源,更不必對學生不經意存在的錯誤上綱上線。教比罰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