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學生比贊美學生更重要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女兒小時候常喜歡問我:“媽媽,我長得沒有小楓漂亮,學習不如小楓優秀,也不如小楓討人喜歡,你是不是很失望?是不是希望小楓做你的女兒?”小楓是我同事的孩子,與女兒一般大。也許,無形之中,小楓的優秀帶給女兒莫大的壓力。每次,我都會用我喜歡的臺灣作家張曉風《初雪》中的話來回答她:如果我們驕傲,是為你本身而驕傲的,不是為你的健康、美麗或者聰明。你是人,不是我們培養的灌木,我們絕對不會把你修剪成某種形態來使別人稱贊我們的園藝天才。你可以照你的傾向生長,你選擇什么樣式,我們都會喜歡——或者學習著去喜歡。我撫摸著女兒柔軟的卷發,看著她的眼睛,說:“孩子,你和她一樣的優秀!能看到別人的優點,這就是你最大的長處。我喜歡你做我的女兒,也因此感謝上天的恩賜!”
??由此及彼,我們對待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也許我不太了解你,也不熟悉你;或者是了解、熟悉你以后,對你的所作所為不會欣賞,但今天,我仍愿意試著去接受你,無論是你的長處,還是缺點。希望大家也能試著接受我。”
??這是我在新學期第一堂課的開場白。我始終認為,學會接受學生比學會欣賞學生、贊美學生更重要。
??學會接受學生,就預示著攜手尊重。只有真正接受了學生,才能正視學生的差異,承認他們每個人都是唯一的個體。才能把差異當作教育中的一種財富和底蘊,而不是令人頭疼的問題。才能向學生傳遞出“你是存在的”、“你是唯一的”、“你很重要”等信息,才能允許他們犯錯誤,視他們的缺點為成長、發展的生長點,不苛責,不抱怨,對他們始終充滿著寬容和期待。要知道,每一名學生都值得我們去撫慰、去關照。
??學會接受學生,就預示著懂得責任。只有接受了學生,我們才會明白:在人生的某一個時期,我們如期邂逅,不能選擇,不能推卸的責任。我們責無旁貸地要和他們一起走過人生的溝溝坎坎,我們有責任扶他們一把或陪伴他們一程,留給他們有意義的一段記憶。視他們如兄弟、姊妹、兒女,自覺取消任何可能傷害他們心靈的功利想法,與他們一起榮辱與共、健康成長。
??學會接受學生,就預示著心懷寬容。我們只有真正生活在學生中間,才能觸摸他們真實的心靈,感知這些小生命的煩惱痛苦,體察他們的愛好和興趣,感受他們的淚水和汗水。快樂著他們的快樂,痛苦著他們的痛苦。原來,他們都是如此生動、豐富的生命,他們也曾如此艱辛地努力過,雖然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學會接受學生,就預示著要更多地聚焦他們的努力和態度。于是,我每一次的表揚或批評學生時,都不再是簡單的對與錯的判斷,而是耐心地分析、細細地引導。他們有權利拒絕老師的勸告和指導,自由選擇自己的成長方向。他們不是我們園中的果樹,可以不必掛我們理想的果實。
??學會接受學生,就預示著品味成長。一條不可割斷的紐帶建立起來后,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加堅固。我與學生已密不可分,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會讓我充滿喜悅。不管將來他們是怎樣的性格,會有如何的際遇,我都會慶幸自己所曾經擁有的。因為,從他們內在的力量,我獲得了力量;從他們的進步中,我已獲得成功的人生體驗。
??期末考試結束,一位名叫冬冬的女孩,很高興地拉住我說,這次數學測驗,她得了24分,終于不再是個位數了。我也很替她高興,為她不曾丟棄的人生態度。
??原來,只要你心存接受,這個世界絕不會虧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