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班主任的想法遇到尷尬時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進入高三,學校取消了高三學生的區域環境衛生的布置。
從班級管理中來說,相應地應該減少搞衛生小組的人數。那么,怎么樣減少小組的人數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呢?我想來想去,最后決定讓辛辛苦苦的課代表這一學期不要再搞衛生,因為他們在這一工作中的確付出了很多。但是,課代表人數較多,關系到小組人數的多少以及重建的問題,應該把這件事拿出來跟大家商量一下。在班級管理中,每當遇到比較糾結的問題或者關系到一部分同學利益事的時候,我都會跟大家商量一下。這種民主的方式,已經讓我嘗到了管理中的甜頭。從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上來講,這也是一個相互尊重的問題。
下午,我興沖沖地拿著剛打印好《班級管理小組表》進到了教室。我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大家沒有像以往那么情緒高漲,而是不以為然的樣子。怎么辦?只好舉手表決了。可是,同意我想法的同學僅僅有十來個同學。此時,化學課代表還在白板上“奮筆疾書”晚上的作業。我隨即笑著說道:“看看我們的課代表,真不知每天給大家干了多少活,大家怎么一點也不領情呢?”一部分同學笑了,但是還是沒有改變他們的決定。無奈之下,我只好說遵從大家的決定,仍然按照原來的組建方式搞這一學期的衛生。
就在只有十幾個同學舉手的時候,我本想好好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慨,好讓沒有舉手的同學服從我的最初的決定。可是,我還是控制了自己的情緒,畢竟舉手的同學僅僅有十來個同學,按照以往的慣例應該尊重大家的想法。當時,我真想對不舉手同學的說,不能在這個集體中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獻,難道課代表天生就應該是為大家服務的嗎?不就是讓你在搞衛生的時候多干一點活嗎?然而,當我遵從了他們的想法走出教室后,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我沒有強制性地給學生施加自己的想法,這一點應該是正確的。我面對學生不同意我的想法時已經改變了以往的做法,變得比較從容,不再顯得那么強硬或尷尬了。靜下心來想一想,學生也許有這樣的一些想法。首先,課代表那么多人,如果不搞衛生,是否會影響班級的凝聚力。其次,如果取消這些同學,小組重建又會面臨很多問題,高三學習這么緊張,怎能忙于應付這些瑣碎的事務呢?不如讓課代表們再辛苦一點,跟他們一起把值日這一項工作進行到底。
這樣一想,我原有的一些想法自然消失了,也接受了大家可能有的想法。
作為班主任,自己的想法在學生面前遭遇尷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只要我們以民主的心態來面對,全方位地來想一想問題,我想肯定會更加有助于管理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