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抒寫生命化教育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光陰流轉,歲月荏苒,轉眼間我當了七年班主任,雖曾累過、笑過、彷徨過,但七年的摸爬滾打讓我漸漸沉淀,無論是成功的喜悅還是失意的痛徹,都讓我在頓悟中深化著對教育的理解,我堅信:教育不是強行的改變,而是一種思想的熏陶和心靈的凈化,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感受幸福的載體。因此,“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用師愛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用真誠釋放每個生命的價值”也就成了我執著堅守的教育信念。平凡的工作中我踏實而無怨,奉獻而無悔,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育人風格:嚴慈相濟,以情施教;文化引領,注重熏陶;身體力行,師愛育人。
一、嚴慈相濟,以情施教——用真情叩開學生的心靈
不記得哪位教育家曾說過:“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嚴慈相聲、剛柔相濟的,缺少或偏執任何一方,教育的總方向必然出現傾斜。”在我的教育詞典里,“嚴”是最有分量的一個詞匯,因為我堅信:嚴師出高徒。我對學生總是嚴字當頭,嚴格要求、嚴格管理、不放松、不遷就。但一味的嚴又會引起學生的逆反,讓師生關系漸遠。
我班有位女生叫小冉,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愛慕虛榮又懶于付出,總是為了面子分數而投機取巧。英語課聽寫單詞,我多次抓到她翻看書本,每次都是當著全班的面嚴厲地批評她。這些不但沒有讓她改正自己的錯誤,反而見了面都不跟我說話了。一天晚自習,班級進行政治小測驗,我到辦公室取本書再回來的時候,發現她在照著筆記抄,我真想對她發火,但理智戰勝了自己。我委托一個科任老師幫我監考,然后我把她帶到我辦公室答卷兒。這個學生比較聰明,不到一節課就答完了,我給他批閱,分析錯題的原因,不懂的地方我就給她講,直到她把所有的題都弄會,看著滿卷的錯號和我給他點撥的思路,還有桌子上我為她泡的方便面,她一言不發,滿臉愧疚,真誠地對我說了一聲對不起。自此以后,我再也沒有發現小冉犯類似的錯誤,反倒是跟我的關系越來越融洽,學風越來越踏實,成績也突飛猛進。
看到小冉的轉變我很欣慰,我的嚴格讓她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的真情讓她體會到了溫暖,正是我的嚴慈相濟和真情付出,讓我走進了她的心靈。由此我也總結出了班級管理的技巧,那就是:嚴慈相濟,以情施教,嚴之有理,愛之有情,嚴而有方,愛之有法。
二、文化引領,注重熏陶——用班級文化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
班級文化具有潛移默化和自我教育的特點,是學生受教育最直接的影響源之一。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特別注重班級文化建設,力求用真愛為學生營造一個個性得以舒展、生命得以綻放的精神家園。以我現在所帶的高三六班為例,高一伊始,我就向學生征集了班級文化建設的方案,把教室墻壁劃塊分割,承包給各個小組,并引領班委會制定了小組評比細則和獎勵辦法,學生頓時熱情高漲,從設計采購到制作張貼都廣泛參與。半個學期以后,春宇校長到我班聽班會,說我班有一種清新的感覺。其實這種感覺就來自我們的班級文化,除了齊整的物品擺放、干凈整潔的班容班貌以及良好的師生狀態這些原生態的文化以外,還包括班徽、班風、班訓、班級誓言、班級公約、勵志條幅、奮斗口號、榮譽墻和手印墻等生成性文化。其中最具有班級特色的就是以“Family&Drem”(家和夢想)為主題的手印墻。孩子們在自我評價與規劃的基礎上,以個性化的手印繪圖為載體把人生的期望與夢想、心靈的獨白與寄語藝術性、靈動性地展現了出來,無不彰顯著孩子們的生命價值與精神追求。三年里,我班的班級文化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班級就像一個無形的文化磁場,成為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孩子們都說在這個教室里學習有氣氛,有感覺,他們愛這個班級,愛這份文化。
三、身體力行,師愛育人——用人格滋潤學生的心田
俗話說:“為人師表,言傳身教”,“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我始終堅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對于我來說,不是憑借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改變學生已有的價值觀,而是依靠教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我更多的是運用身教這種非言語手段來感化學生,給學生樹立榜樣。我要求學生做到的,我總是自己首先做到。例如,早晨我要求學生7:05到校,我就一定會在7:05之前進教室,而且我告訴學生:如果我來晚了,你們可以把我關在門外。七年班主任,我從來沒有遲到過,所以我班孩子也很少遲到。我會隨手撿起地上的一塊粉筆頭,給學生最好的環境衛生教育;我會及時批改作業,給學生最好的習慣養成教育;遇到學生我會主動點頭微笑,給學生最好的文明禮儀教育。作為班主任,我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學生,讓師愛如雨露般滋潤著每個學生的心田。
如果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那么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賦詩作畫,神、情、理、趣盡在其中。我享受這門藝術,我喜歡這項工作,我愿意用自己執著的堅守和無怨無悔的付出去體味作為一個教育者的幸福,這種幸福不是物質上的多少,而是心靈上的溫暖與精神上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