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班主任沒有說的秘密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好,我是曾波,曾擔任17年小學、中學班主任。很高興在這里結識,共同探討孩子學習問題。
一提到孩子學習,你可能有一肚子無奈:孩子腦袋夠用,挺聰明,一提到學習就討價還價,說多了就翻臉,跟大人對著干;學習成績上不去,大人急得直上火,說的口干舌燥,孩子卻一點不往心里去,也不知道著急;看電視、玩游戲永遠沒個夠,作業不提醒不做,不盯著不寫,只要大人一轉身,他就玩自己的去了;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寫作業永遠是磨磨蹭蹭,明明一個小時就能做完,回回都要拖到半夜,大人也跟著累個半死。
很多家長一見到我就問:孩子學習不積極,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愛講話、開小差,怎么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孩子粗心馬虎,考試不是看錯就是看漏,明明簡單會做的題也丟分,怎樣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孩子浮躁、學東西都是三分鐘熱度,動不動就想放棄,怎么樣鼓勵孩子,讓他有持久的學習動力?孩子平時挺努力,輔導班、家教也上了不少,但一到考試就不行,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大人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該怎樣輔導孩子學習,怎么說孩子才肯聽?
作為一名有著17年教齡的班主任,我深深理解家長的痛苦和糾結:沒有誰愿意天天數落孩子,可是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尤其深處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成功很難,很苦,但是不成功的孩子,生活就會變得辛苦!就算不指望孩子成名成家、大富大貴,但誰忍心自己的孩子將來庸庸碌碌、無所作為!
于此同時,作為一個10歲孩子的父親,我更能理解家長的挫敗和無奈:精心伺候,油瓶倒了都不用扶,每天晚上,啥事也干不了,寸步不離守著孩子寫作業;學習機、點讀機、學生電腦,甭管別人有沒有,反正自家孩子一個都不能少;各種補習班、興趣班輪番上陣,我們挖空心思、千方百計,生怕委屈了孩子,可是孩子非但不領情,反而越來越逆反。
為什么我們辛辛苦苦,把孩子養成了自己的仇人?
為什么我們不遺余力的付出,換來的卻是失望和心痛?
想想,不過就在幾年前,孩子還忽閃著一雙好奇的眼睛,不停纏著你問這問那;整天,小腦袋里冒出來的奇思怪想,常常把一家人逗得哈哈大笑;唱歌背詩,一教就會,張嘴就來,人見人夸聰明伶俐,那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而現在,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就不見了,反而對學習厭煩、抗拒,甚至不惜以死解脫……
我以自己多年教師經歷和親眼所見無數案例,要告訴你的一個真相就是,會愛才是真愛,不會愛就是傷害!
中國的家長無疑是世界上最愛孩子的,然而,有太多的家長“無證上崗”,生生地將愛變成了傷害,孩子的聰穎天資被他們“不知不覺”地埋沒掉,孩子的求知欲被他們“自以為是”地早早扼殺掉,孩子的前程在“我這是為你好”的名義下被葬送掉……
沒學習,都有不少家長想方設法把孩子轉到我班上,我明白這不外乎因為我是學科帶頭人,帶領學生拿獎拿到手軟,但,正如我一再告訴家長的是: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學校主要負責傳授孩子知識,而最終決定孩子成績的“上進心”則源于家庭教育。具備上進心的孩子,不用催,不用盯,他會著迷于數學的奧妙、陶醉于語文的美好……
好父母勝過好老師!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才能幫助孩子。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這種上進心,這樣的內動力,關鍵靠父母找對“鑰匙”,激活孩子成才的發動機。
家長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信仰”,相信孩子身上有著巨大潛能,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他最好的老師,只要用對方法,契機就會發生。
作為多年的班主任,我見過太多太多案例了,我發現,成功教育是可以復制的,好家長就能教出好成績。家長要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才能讓孩子更自信、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