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會”這樣當班主任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自踏上三尺講臺,幾乎年年當班主任,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又有失敗的苦惱和自責。一路摸索,一路成長,慢慢的便也摸索出一些方法,更深深體會到,教育的藝術如同下雨,雨下得大了,會摧毀幼苗,雨下得小了,會讓幼苗缺少營養。只有和風細雨,才能滋潤孩子的心,才能讓其健康成長。作為班主任,我便學著這樣當班主任。為此,在這里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做法。
一、研讀“學生書”——學會了解
班級常規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要教好學生,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只有了解學生、充分地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從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特別是今年擔任四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學生是從原來的三個村小加上完小原來的部分學生,覆蓋六七個村子,湊合成一個較為復雜的班,層次不同,差異較大,尤其是來自村小的孩子,雖然天真可愛,但他們受家庭條件的影響,正確的人生觀尚未形成,缺乏明辨是非,判斷正誤的能力,此外學生剛住校,小小年紀就離開父母、親人,思想波動較大。鑒于種種復雜情況,實在舉步維艱。我通過電話聯系家長,進行家訪,認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特點,了解每一位同學的過去,了解他們的家庭和周圍環境,而后選擇合適的方法、手段來進行教育。我始終相信: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孩子就是一個豐富的世界,每個孩子的背后都有著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他們就是一本本正等待我們去開啟,去探索的書!而這本書讀得好與不好,關系著班主任的工作是否順利進行!作為班級管理者,最基本的任務就是讀懂學生的“心”,讀懂了學生的心,就等于拿到了開啟班級管理之門的鑰匙。作為老師,切忌只讀學生這本書的“目錄”。平常,許多老師看重的是學生學得怎樣、考得怎樣,卻并沒有更多地去了解學生深層次的心理。學生平時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什么需要,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為什么而喜怒哀樂,好像我們并不是那么清楚。我們總是抱怨學生:上課講話、打鬧、玩東西;作業書寫潦草、不認真、錯誤多;對人沒禮貌、貪玩……可并不知道其問題產生的原因。所以,我認為要想教好學生,要想做個成功的班主任,就得放下老師的架子,去接近學生、接納學生、多了解學生;就得蹲下身子,去聆聽孩子們的心聲,繼而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只有研讀透了這本“學生書”,班主任的工作也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制定有效的紀律體系——學會預防
人們常把“紀律”和“課堂管理”混為一談,紀律的確重要,但它僅是課堂管理的一部分。我認為,紀律并不是課堂上的首要問題。紀律問題的根源在于缺乏井井有條、嚴格恪守的規章制度。課堂上,必須有一個紀律體系,即一套規章制度,一旦學生違反了其中的某一條,就必須接受相應的處理。這個處理結果并不是老師在學生違反紀律時臨時決定的,相反,他受到的恰恰是最初制定的紀律體系的約束。因此,我在接手一個新的班級,第一堂課,我就會明白無誤地告訴學生該遵守怎樣的規章和秩序,以及自己對他們的期望。這就好像交通規則一樣,設置交通規則的目的是設定限度,維護秩序,同時為其他人提供保護。公路上有限速,一旦超速行駛,后果輕則罰單,重則車禍,這個后果是可以預知的,司機們對于超速的后果是相當清楚的。學生也一樣,必須要清楚知道違反課堂紀律需要承擔的后果。比如,學生走進教室,做作業,交作業,削鉛筆,小組集合或食堂打飯時,這些都無需什么“創造性”的方式。作為一個課堂的管理者,你的責任就是建立一套固定的規章制度,以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告訴學生,你對他們的期望,希望他們如何去做。所以,開學伊始,就必須制定一個紀律體系,并嚴格遵守,貫徹始終,在實踐中不斷將其強化。這樣,嚴格的課堂管理方案、親切的態度和時時掌控的主動權可以有效的預防學生可能的不規矩行為。我想,在一個管理得當、制度嚴明的環境中,紀律問題是很少發生的。
三、操與霜雪明,量與江海寬——學會忽略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的學生也一樣。可以說,總是希求學生有完美表現的老師是非常不現實的,得到的也只能是無盡的失望。如果你希望上課時,學生們從不交頭接耳,或偶爾的插話,回答問題時的大聲嚷嚷,那你就是不現實的。如果他們之間偶爾的“嘀咕”基本不影響上課,那么就忽略它,這沒什么大不了的。當然,如果很多學生都嘰嘰喳喳或七嘴八舌,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就必須予以制止。小孩子嘛,總是會講話,會犯錯誤,偶爾也會搗搗亂,這很正常,畢竟他們只是孩子。聰明的老師應該明白,如果總是揪住學生的一點點小毛病不放,一天下來除了發脾氣,真正用在教學上的時間聊勝于無。那么哪些可以忽略,哪些不可以忽略呢,我們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但大家不妨嘗試一下這個小方法也許可以幫你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能坦然處置:一杯常理,幾勺耐心、寬容、恒心,積極的期望和向上的態度,再澆上滿滿的愛心,烘焙一年后服用。回首走過的路,展望美好的明天,我仍然激情滿懷!面對各項紛繁復雜的工作、面對學生天真無邪的眼睛、面對頑皮搗蛋、問題重重甚至屢教不改的“問題學生”,我對自己說:“不拋棄、不放棄!”然后用愛感化他們,用心去喚醒他們!
愛是漫長的旅途,是曲折的長河,有悲歡、有收獲。當一個班主任能夠用愛叩開學生的心扉,那么他的人格魅力就能成為學生心中,任何東西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兩袖清風登路程,三尺講臺寫春秋。我愿做教育這棵大樹上的一片綠葉,哪怕僅僅是點綴,我都無悔,因為我是一個班主任,我也這樣學著做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