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工作藝術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教育興則中國興”,偉人們都在不停地提醒大家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也都知道孩子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沒有對孩子的優良教育就沒有國家未來的強盛。所以,教學,尤其是小學教學,要重點培養孩子們的基本素質,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以及各方面的素質的培養。小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團體,他們剛剛踏入學校,正在經歷著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洗禮,所以對于小學生的管理、教育、培養要格外的耐心。而班主任就會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他(她)不僅要在學習上還要在生活上、心理上全方位地進行立體式教學。所以說,小學班主任教學是最具有藝術性的。
1、班級常規管理的藝術性
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切實有效地貫徹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使學生逐步達到行為規范的要求。加強安全教育,防止學生發生交通、溺水、火電、食物中毒等方面的意外事故,一旦發生,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做好有關善后工作。嚴格教學常規,教學工作的每個環節都有明確具體的自我要求,有檢查、督促、指導執行學生學習的措施,要特別重視建立課堂學習規范。努力提高學習效率。根據小學生自身的特點,自身加強人格魅力。具有獨特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其語言讓學生感到無比親切,有無窮的感染力,讓學生感到有家長般的關懷和溫暖,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變得容易。這種人格魅力,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中,在與學生的交往中逐漸形成的。所以,與學生接觸和管理的過程也是班主任們自我成長的一個過程。
2、培養學生干部的藝術性
小學生是一個剛開始接觸新鮮事物的群體,所以對他們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馬虎,培養干部時也不能草率行事。筆者認為,在小學生干部委任時也要進行民主的選舉制度,讓他們從小就有民主思想,也給他們一個獨立思考、獨立辨別事情的機會。我覺得在選舉時也要適當引入競爭機制,讓所有同學都有被選舉的機會,而不是傳統的依照成績的好壞來任命或變相任命班干部的做法。這樣的好處就是讓學生也深深體會到學生除了學習還有很多方面要學習的。其實所謂引入的競爭機制也不宜過于復雜,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評分系統”、“競爭上崗”等方法來實現,在教育的同時也增加了班級的學習氣氛。
3、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的藝術性
傳統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學生養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時都會對學生進行“炮轟式教育”,不停地他們耳邊重復著古老而傳統地話,學生不僅無法體會班主任的良苦用心還會造成他們地反感,小學是最敏感地時期,所以教育時要注意手段的藝術性。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一下良好行為養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北京小學少先隊大隊開展了“學習紅軍長征精神,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主題教育活動。配合大隊活動北小四年級聯合中隊召開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與毛爺爺面對面的活動”。這樣的活動我們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