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首先應該是個好人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時下,對班主任培訓的重視程度空前高漲。有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研討會,也有民間舉辦的報告會,還有班主任自發組織的沙龍。走進這些培訓,主題大多是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其實,相比較工作方式方法,更應該加強班主任道德素質建設。
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如同家人,不能僅靠技巧來交往。學生自從上學以后,在學校的時間就開始超過在家庭以及其他任何地方,而班主任自然是學生在學校期間的最重要的關注對象。尤其是寄宿制學校,班主任于學生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家長與學生相處的時間。人與人長時間的相處,僅僅靠技巧顯然是不夠的。也許,一開始建立印象需要技巧,寫一封信、記住姓名、又或者是見面第一天充滿魅力的班會課,都可以為班主任印象加分,但是時間久了,這些都會褪色。短期交往也許需要技巧,長期交往需要的是真誠。你對學生好不好,是不是真心,你自己心里明白,學生心里也有數,絕不是一兩次的問好、一兩次的作秀所能夠完事的。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藝術就要創新。必須承認,再發達的科技也不能詮釋一切未知之謎,再先進的理論也不能指導一切,再科學的方法也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唯有精神能夠約束人的行為,能夠影響、改變人。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影響下一代的精神,是影響下一代善良、勇敢、堅毅的精神品質。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不斷把所信、所想、所為,身體力行不斷的影響學生。
班主任是一項培養人的工作,需要有成人達己的公益心,而不能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如果一個班主任工作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那么當學生利益與自己利益相沖突的時候,就極有可能選擇犧牲學生利益來成全自己。如果一個班主任就是盯著高考成績,想著高考獎金,很難想象他會如何去關注那些通過巨大努力都難以達線的學生,而那些明顯能夠達線的學生想得到班主任如何關心往往會成為一句空話。這樣的班主任心中想的是自己,注重的是學校對自己的考評,究其本質是追求個人利益,縱然有些成績,也是難以形成穿透歲月的教育力量,日久彌新。
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這樣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苯逃龖撌恰坝蒙耘嗌薄坝蒙绊懮钡倪^程,只有班主任自己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質,才能夠為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用良好的生命狀態帶給孩子們的文化影響才能使學生的生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