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為班主任工作導航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曾經有人說過:“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做班主任就體會不到當教師的真正滋味。”對于這句話,我一直不屑一顧,直到有一天,我很榮幸地成為了一名班主任,我才真正懂得了這句話的內涵,才體會到,他們會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報你,感謝你。讓你體會到無以表達的喜悅與震撼。
回想我剛接手班主任時的束手無策與彷徨還歷歷在目。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而我畢竟是一名體育教師,如何管理班級?如何融入到學生中?如何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一個個問題躍入我的腦際。靜下心來,仔細研讀班級管理理論,認真分析當前的教育現狀,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成績已經不再是唯一衡量學生發展的指標,讓每個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全才”,也許作為體育教師的我比別人更加具有優勢。在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也慢慢體會到了班主任的快樂,自己對于班主任工作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班主任是一項艱苦的管理工作,同時又是一份極有價值的育人工作,班主任工作是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人格,用自己的心靈去塑造學生的心靈,要用無私的愛去管理學生,引導學生,總之,只要有愛才會贏得班級管理的成功。
一、愛的責任
班主任首先要愛學生,關心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去愛,他們就能感覺到你的愛,讓學生在一個充滿愛的班級里學習是一種快樂,學生于無形之中便能進步,便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助于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早些時候有幸參加了泰山區班主任培訓,其間有一個案例,“比抓小偷更重要”讓我感觸很多,情節大概是這樣:一位同學拿了本班同學的一本字典,班主任通過其智慧,找出原因真相,但他并沒有揭穿這名拿字典的同學,而是給丟字典的同學買了一本,說是找到了,因為這名拿字典的同學沒有能力買,而又好學,才去偷的“正是這一途徑,班主任通過自己的人格心靈之門叩開了學生的心扉,沒有指責,批評,只有無盡的愛。多年之后,這名班主任收到了來自遠方一名大學生(也就是偷字典的同學)寄來的一本字典及感謝信。班主任用他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尊嚴,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刻薄的指責,而是自己愛的行動,尊重,理解,喚起思想的共鳴,他的關愛是成功的。值得我們去借鑒。
恰巧,在我班發生了一件事,現在想來還記憶猶新,有一年冬天,臨近寒假時,校長找到我,讓我調查我們班一名叫張豪的學生,說他經常去敲詐學生的錢。我簡直不敢相信,他是班級里幾乎是最矮的,活潑可愛的一個小男孩,怎么會呢?但是事實擺在我面前,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及時解決,讓其繼續發展,后果會不堪設想。我反復思考,再三考慮后,終于耐心地把他叫到跟前,仔細地詢問事情的經過。在我和藹關心地詢問下,我終于明白了他的家境。原來,他的父母經常吵架,而且正在辦理離婚手續。他在父母的爭吵聲中,內心非常痛苦,由于父母長期的不關注,加上攀比心理,他才有了這樣的行為。我慶幸發現得及時,一切還可挽回。我絞盡腦汁,終于找到了處理方案。我先是在領導的幫助下,讓他知道了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為了讓他更好地反省自己,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讓他每天寫一篇成長日記,每天收集一條名人名言,每天做20個俯臥撐。我積極地審批他的日記,每一次都寫一些激勵的話語,沒有歧視,沒有冷落,多了關心,多了交流與溝通。加上與家長達成了協議,使他也得到了家長的關心與關愛。半年的時間下來,他真的是在一點一滴地進步,課間又看到他活潑的身影,聽到他爽朗的笑聲;運動場上看到了他拼搏的身影;勞動中,看到了他任勞任怨的身影;活動中,他樂于助人的身影……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其他的任課老師也說”張毫變了“,原來不交作業的孩子,作業不但能交了,而且很工整。我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張毫正向我們走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一個孩子?正確對待錯誤,讓其轉化為學生成長中的動力,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二、愛的管理
班級無小事,事事都育人。如何處理小事,雖然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本著”了解學生要細心,開展工作要匠心,處理問題要公心“的原則,把問題落到實處。對學生多一些呵護,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關愛,少一些嘲諷。便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漸意識到,對自己要嚴格要求,多接觸學生,正確對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要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多發現他們的長處,多表揚鼓勵,幫他們建立自信,從而能讓他們樂于分析自己落后的原因,制定可行的目標。要讓他們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收獲“。久而久之,他們便能走出自卑的泥潭,走向一個光明的未來。我班有一名學生劉海濤,小時候,從房頂上摔下來,以至于現在的他行動不便。家長對他更是”疼愛有加“,對他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而對他的學習近似不管不問。因此他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就睡大覺。班級里同學有時就嘲笑他,給他取外號,甚至拳腳相向。針對這一現象,我分別對他們加以正面引導,讓同學們意識到,劉海濤同學是集體中的一員;又讓劉海濤認識到,要想讓別人尊重自己,就得自己先尊重自己。接著,我召開了”寬以待人,嚴格律己,共同進步,用愛心建設文明和諧班級“為主題的班會。在班會上,很多同學都說出了別人的優點,對別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特別是對劉海濤同學,同學們說他雖然腿不方便,但是他很愿意主動去倒垃圾……我注意到聽到這話時,劉海濤的臉紅了。接著,我趁熱打鐵,分別找劉海濤以及他的父母進行了深談,讓他們意識到只有自強自立,才能讓別人刮目相看。讓我欣喜的是,劉海濤在一點一點地轉變著。更讓我激動的是,我們班在以后的運動會,學校藝術節,廣播操比賽,手抄報比賽等一系列活動中,團結一致,相互鼓舞,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真可謂”競技與精神文明雙豐收“!
三、愛的激勵
班主任發自內心的激勵與鼓舞,是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的法寶;恰到好處的批評是幫助學生找到自我的動力。老師的愛是學生發展的最大動力,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贊美。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真正喜歡每個學生,欣賞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讓他們覺得雖然有不足之處,但他們也具有別人無以倫比的優勢。學生的智力有所差異,但我總是毫不吝惜地把表揚與鼓勵給予每個學生,對于學習比較吃力的同學,不斷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斷挑戰自我,戰勝自我。閆長鑫同學是我們班里一名英語學習很吃力的同學,由于英語成績一直不理想,他也有了放棄的想法。老師著急,家長也著急。利用一次班會,我找他深談了一次,談方法,談興趣,談愛好,我知道他十分喜歡籃球,從姚明到麥迪,從科比到鄧肯,談他們的拼搏,他們輝煌的成功與凄慘的失敗……,但是他們始終擁有信念,永不放棄的信念!終于我發現了他眼里的渴望。接著,我與任課老師協調好,可以給予他個別輔導。從那以后,我經常可以聽到英語老師對他不斷進步的評價。更為可喜的是,不僅英語有了很大進步,他的其他學科也有了意想不到的飛躍。
以上是我從事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做法,盡管很淺薄,但我始終堅持自己的目標:班主任要用無私的愛來管理學生,約束學生,激勵學生。讓孩子們覺得班級就是一個溫暖的家,每個同學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每天他們快樂地生活,愉快地學習。為了這個”家“美好的明天,不遺余力地付出;為了他們每個人心中的夢想,不畏困難地前行。而當身邊有人需要幫助時,他們可以慷慨地相助。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今天,我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明天我依然會為此而奮斗——讓愛為班主任工作導航!讓我們真正從心里愛每個孩子,潛心研究每個孩子,用心關注他們的成長吧!